|高德“偷袭”滴滴了 但不是一场肉搏战


|高德“偷袭”滴滴了 但不是一场肉搏战
文章图片
图1/1

欢迎关注“创事记”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北方
来源:略大参考(ID:hyzibenlun)
移动出行市场又起了新变化 。
11月26日 , 高德打车宣布启动“好的出租”计划 , 旨在助力巡游出租车数字化升级 。 高德方面称 , 未来一年内计划完成100万辆出租车巡网融合改造 , 300家出租车企业的数字化升级 , 这将帮助驾驶员收入增长30% , 出租车空驶率降低20% 。
而在今年9月 , 滴滴出租车刚刚升级为“快的新出租” , 具体内容包括 , 通过信息化、市场化手段提升线上叫车率 , 帮助司机降低空驶率 , 提升接单效率 。 本质上 , 也是推动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
从“快的”到“好的” , 相似的名字 , 雷同的业务模式及方向 , 显而易见 , 高德发动了一场“偷袭” , 意欲掀起又一场出行行业的贴身肉搏战 。
这背后 , 巡游出租车已经是为数不多的存量市场 , 等待互联网技术带来产业转型与升级 。 之于高德和滴滴们 , 则是出行交易线上化之后 , 争夺有限的市场份额 。
目前看来 , 作为移动出行行业前辈 , 在改造传统行业上 , 滴滴已经具备八年丰富经验 , 很难有被撼动的可能 , 这是后来者高德打车面临的最大挑战 。
1
高德打车的“好的出租”计划不算新鲜 。
具体来看 , 在司机端 , 配合计划 , 高德地图推出司机服务地图 , 整合高德地图的位置服务能力 , 为驾驶员提供实惠用餐、公厕引导 , 以及加油、加气、充电的路线推荐和优惠 。 同时 , 为降低司机交接班空驶率 , 优化订单路线和交接班位置 , 尽量维持相同 。
滴滴正式上线于2012年9月 , 最初是将传统出租车司乘双方交易挪至线上 , 在这一过程中 , 也伴随对前者的服务优化 。
譬如2013年 , 滴滴针对司机上线了顺路回家功能 。 从出租车到专车、网约车、代驾等 , 该功能也随滴滴业务的扩张不断延伸 。
具体到如今的“快的”出租车 , 司机顺路回家每天有一定的次数限制 , 可以在收车时或者想去某个目的地时使用 , 设置顺路目的地后 , 系统只会为司机推送顺路订单 , 进一步帮其减少空驶率 。
阿里巴巴集团战略专家曾鸣曾在著作《智能商业》中提到 , 当今成功的互联网公司 , 核心机制是连接和互动的不断演化及深化 。 过程中 , 企业与用户建立连续关系 , 企业从追求极致的用户体验视角出发 , 开始在线化 。
显然 , 作为行业早期玩家 , 滴滴也遵循了这样的路子 。 基于出行 , 在连接用户(司机)的过程中 , 提供了完善的服务生态 。
比如2015年“世界厕所日” , 滴滴正式上线“厕所信息” , 方面司机寻找厕所 , 解决了痛点需求 。 而因为这一群体的职业特殊性 , 也衍生出了一系列生活服务 。
2018年8月 , 滴滴出租车上线车生活功能 , 除却传统的便捷找厕所功能外 , 加油、充电、手机充值、滴滴王卡、违章查询、医疗急救卡、智能定损和车险服务等 , 都可以享受专属优惠 。
【|高德“偷袭”滴滴了 但不是一场肉搏战】从这点上说 , 高德打车循的是滴滴的旧路 。
2
移动出行市场发展已经近十年 , 头部玩家们对传统行业的改造早已进入精耕细作阶段 。 交易与服务简单地线上化之后 , 目前 , 市场空间落在了巡游出租车数字化升级上 。
交通运输部统计数字显示 , 全国出租车日订单量在5000万上下 , 巡游车的客运量依然占出租车行业总客运量的70%以上 , 但数字化程度并不算高 。
据《晚点Latenews》报道 , 2019年 , 滴滴国内网约车日单量在2400万单左右 , 而曹操、首汽等边缘玩家 , 订单量均不足百万 。 这也就意味着 , 以滴滴为首的各平台 , 自然会将目光放在尚未被发掘的存量市场 。
巡游出租车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
高德地图总裁刘振飞表示 , 高德地图不下场做网约车运力 , 既不做裁判员 , 也不做运动员 , 只做帮大家巡网融合数字化升级的服务员 。
一方面 , 是以统一标准 , 为平台上巡游车和网约车提供同等订单机会 , 另一方面 , 是包括管理智慧化、巡游网约化、扬招数字化等三大系统 , 涉及建立出租车大数据平台 , 科学调度车辆 , 智能派单、乘客自选路线、行程分享、电子发票等内容 。
不过 , 滴滴针对出租车、网约车融合方案 , 也于更早之前开启 。
滴滴诞生之初 , 就是为了解决出租车司乘间的信息不对称 , 降低司机的空驶率 , 提升整体交通出行的效率 。 随技术手段更迭 , 这些年来 , 也在对交易引擎和司乘体验做优化 。
2016年 , 滴滴在出租车类别原有的“抢单模式”基础上 , 推出了“智能派单” , 系统综合考虑距离、口碑值、拥堵情况等因素 , 来进行全局最优的派单 , 自动将乘客订单定向匹配给一位最合适的出租车司机接单 , 在让整体出行效率更高的同时 , 也鼓励好服务的司机获得更好的收入 。
2020年7月 , 滴滴正式对外发布“桔行系统” , 滴滴方面表示 , 将围绕该系统布局出租车信息化开放平台 。 “桔行系统”以智能车载设备数据为基础 , 结合滴滴出行大数据、AI能力及服务标准 , 为出租车行业提供体系化、差异化、层次化的行业信息管理系统 。
同时 , 出租车企业可以实时管理司机、车辆基础信息管理、营运数据、服务评价以及安全情况 , 降低管理成本 , 提升运营效率 。
桔行系统在疫情期间已经发挥作用 。 今年2、3月份 , 滴滴在58个城市推出了“智慧防疫码” , 建立车辆线下消杀标准化流程 , 车辆消毒信息接入桔行系统后 , 可以实时呈现当日消毒车次、当前排队情况、最近24小时及7天走势 。
3
一个趋势是 , 巡游出租车对网约车平台的依赖性 , 的确在增强 。
据城市智行信息技术研究院、快的新出租联合发布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巡游出租汽车行业的影响研究报告》 , 2020年3月 , 巡游出租车司机对平台的依赖时长指数 , 较疫情前平均水平增长20% , 且巡游出租车司机对网约订单的取消率同比下降了0.89% 。
疫情只是行业缩影 。
政策层面 , 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曾多次提到 , 鼓励巡游车服务拥抱互联网 。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传统出租行业 , 的确有转型升级的作用 。 滴滴与高德 , 其实站在了同一个快速跑道上 。
今年9月 , 在快的出租车归来的同时 , 也宣布与银建出租、新月联合、北方北创、银山出租、三元出租及赛达福等北京26家出租车公司达成合作 , 为这些公司提供信息化管理软件“桔行系统” 。 而高德业已接入多家出租车公司 , 总计3万辆巡游出租车 , 约占北京总量的一半 。
只不过 , 同赛道的玩家们 , 还有嘀嗒、美团打车等虎视眈眈 。
存量市场不是无限空间 , 对于身处其中的玩家来说 , 在有限的窗口期 , 如何搏杀是精彩看点之一 。 这样看来 , 高德的“偷袭”恰逢其时 , 但能确定的是 , 滴滴作为沉淀与蓄力最深厚的一方 , 大概率也不会安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