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图1/6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何旭
来源:海克财经(ID:haikecaijing)
YY从哪里来 , 又将到哪里去?
在听闻百度有可能收购YY直播的消息后 , 浑水选了个有趣的时间点做空欢聚集团 。
根据浑水创始人Carson Block对媒体的表述 , 选择在两家公司发布财报后公布做空报告 , 算是一种策略 , 也等来了百度宣布收购协议的达成 。 他在采访中表示 , 这会是个有趣的测试 , 到底中国顶级的公司会做什么样的选择 。
别的先不论 , 这个策略首先就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 尽管离浑水发布报告已过去10多天 , 但目前 , 凡是有关这项收购的风吹草动 , 都足以挑动市场的神经 , 引起围观群众的好奇 。 现在 , 几乎所有的目光都放在了百度的身上 。
同样引起关注的还有欢聚的海外业务 。 在浑水做空前 , “完美脱身”“壮士断臂”这类词语覆盖到了这家成立15年的中国公司身上 。 在内外环境都发生变化的时间点 , 许多人感叹这一决策看上去的周密性 。 从游戏资讯网站到今天的海外产品工厂 , 就最后取得的成绩来讲 , 欢聚走的每一步似乎都踏在了浪上 。 但如果浑水的报告最终能引起足够的市场震荡的话 , 欢聚整套业务的发展走向无疑要打个重重的问号 。
文章图片
图2/6
让子弹飞一会儿 。 毕竟 , 这份报告公布前 , 欢聚早已形成国际化的发展战略 , all in海外 , 并非朝夕之间 。 YY直播对今天的欢聚来说 , 也早已不再是重点业务 , 可以说已经很久不在创始人李学凌热衷提及的话题领域了 。
试图剥离国内业务的欢聚 , 未来如何?
这一切又都要说到 , 不断变化的欢聚 , 其本质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
01
永远的秀场
尽管几年间 , 欢聚一直在尝试各种业务 , 但它最后的落脚点还是放在了直播上 。
众所周知 , 李学凌于2005年年初创业时 , 涉足的领域是游戏资讯网站多玩网 , 这来自一个他在网易任职时无法实现的抱负 。 3年后 , 网站推出旗舰产品YY语音 , 拿出了这家创业公司真正可在未来做强的利器 。
可以说 , 是多玩孵化出了一个新的YY 。 再到后来 , 从游戏到娱乐 , 这和用户需求有关 。 李学凌2012年接受采访时曾谈到公司进入娱乐业的缘由 , 称娱乐市场不是YY开拓的 , 是用户自发找到的 。
这个兼具娱乐和游戏直播功能的YY , 后来又一直活在腾讯的阴影下 。 这种矛盾在2011年 , 通过李学凌发出的两条指责腾讯的微博而公开化了 。 在此之前 , 欢聚一直被认为是一家低调的公司 。 李学凌曾公开谈论“低调”这个问题 , 并称实际上这是一种策略 , 正因为尽可能地低调 , 不去引起腾讯的注意 , YY语音才赢得了早期宝贵的发展空间 。
在没有找到变现方式前 , 可以说欢聚依然是一家以提供工具为主的公司 , 由语音到直播 。 直到平台上出现了一些变化 。 李学凌注意到 , 一些人开始在淘宝上购买额外的投票权 , 给喜欢的主播投票 。 用户需求 , 最终催生了直播平台的商业模式 。 探究用户会为什么付费 , 成为欢聚、陌陌这类公司长期关心的话题 。
与此同时 , 欢聚此时也在探索 , 如何将直播运用到更多领域 , 寻求多元化发展 。
就海克财经了解 , 在当时 , 李学凌为欢聚找到的出路是游戏直播、在线教育、出海 。 作为一家在线娱乐公司 , 客观来讲 , 这颇有些先行者的意味 。 毕竟 , 在谈到字节跳动今日的战略时 , 后两大方向也极为重要 。
早于2011年 , YY教育频道就已上线 , 并开始筹划和教育机构合作 , 上线网络课 。 到2014年 , “从新东方挖2000人”的豪言 , 似乎终于让市场注意到了这家已做3年在线教育的公司 。 在当年年底 , 欢聚更是接连收购一些教育公司 , 展现出了决心 。
在做在线教育业务时 , 欢聚表现出了和做游戏业务完全不一样的发声策略 。 这至少说明 , 这不是一家一贯低调的公司 。 这一点 , 在此后的出海业务上也有所体现 。
但一年多后 , 在线教育就不再是欢聚主要提到的业务了 。 与此相关的一条新闻是 , 欢聚旗下100教育宣布 , 免去某核心高管的职位 。
此后 , 欢聚再无更多与此相关的重磅新闻传出 。
而与此同时 , 欢聚另外一些新业务同样在发展 。 2014年 , 可谓欢聚战略重塑的关键一年 。 也是这一年 , 虎牙直播开始独立运营 。
文章图片
图3/6
从此后YY的发展方向不难看出 , 在娱乐业 , 它本是打算朝着纵深方向走的 , 正如今天几大视频平台正在做的那样 。
2013年YY和湖南卫视快男合作过 , 2014年开始经营一个女团偶像组合 。 此后两年 , 这种朝娱乐内容方向走的趋势更明显 。 2015年推出音乐节目《YY玩唱会》 , 2016年邀请吴宗宪、编剧史航相继开播节目 , 甚至虎牙也开始做起更多的探险类节目 。 这都充分说明 , 此时的YY , 极欲绑定内容制作方 , 搭着文娱爆发的风 , 朝着互联网内容平台转型 。
遗憾的是 , 尽管YY在直播领域排位靠前 , 但这一想法如同进军教育领域一样 , 再次落空 。 直播平台转型为内容平台的想法并未实现 。
短暂的尝试没给YY的营收结构带来什么变化 , 它反而逐渐开始成为一家地道的直播公司 。 从2016年三季度的财报开始 , 欢聚就将自己明确定义为直播平台了 。 在该季度财报中 , 直播业务的营收占到了总营收的85% 。
尽管之后又在社交、短视频领域有过探索 , 如推出过“补刀小视频”、吃瓜小视频等 , 依旧没掀起太大的波澜 。 一个明显的客观原因则在于 , 抖音快手的势头实在迅猛 , 几乎没给同类产品留下什么余地 。
【|李学凌再造YY:YY从哪里来,又将到哪里去?】YY秀场直播的定位 , 再度根深蒂固 。
看起来 , 比起经营内容或教育 , YY最在行的还是连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并深谙此中让用户付费的门道 。
YY在内容上探索不成也验证了 , 直播和内容 , 是两件事 。 尽管它们看起来非常相似 。
在2014年左右开启的多项新战略中 , YY的海外业务最终取得了成功 。 一个让李学凌在10个月内亏损5000万美金的业务 , 最终起死回生 , 在国内直播业务逐渐式微之时 , 成为欢聚财报新的亮点 。
02
海外新秀场
在烧掉5000万美金之后 , 欢聚停止了这项名为“微会” , 定位于移动通话应用的业务 。 这个并不成功的项目后来转型做了海外直播Bigo Live 。
从2016年全球在线娱乐市场环境来看 , 那正是直播初起之时 , 海外市场竞争激烈程度远小于国内 。 Facebook的直播功能开始向普通用户开放 , YouTube live的观看人数在2015年开始暴增 。 这就使得 , 中国公司开始有机会到全球市场和海外社交巨头们争一争这些新兴业务 。
被字节跳动收购前的Musical.ly在这方面是先驱 。 早于2015年7月 , 这款由中国人开发的软件就登顶了全美苹果商店应用总榜 。 创始人阳陆育曾援引投资人拒绝下注时的说法称 , 中国公司出海大部分是技术 , 做社交软件没有先例 。 此后的故事为人所知 , 意在出海的猎豹投资了这家公司 , 且猎豹也于投资的第二年 , 创办了自己的直播平台LiveMe 。 自此 , 中国公司出海做社交、短视频的大幕拉开 。
Bigo Live出海的时间点是2016年3月 , 这一时期 , 产品首度在泰国上了线 , 业务方向是和YY直播类似的秀场直播 。 就像多玩网当年首度孵化出YY语音一样 , 欢聚再一次展现出了自己强大的孵化能力 。
Bigo在海外的数据逐渐增长 。 2017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 , 李学凌曾谈到出海业务会成功的逻辑 。 他称 , 做Bigo时相信的是 , 在海外 , 人的需求都是一样的 , 人性是一样的 , 同时 , 用户付费的意愿也是一样的 。
此前的问题再次摆上台面 , 欢聚到底是一家以什么为核心竞争力的公司?在李学凌那些被创业者奉为圭臬的理论中 , 广泛流传着一些类似方法论的句子 , 诸如 , 互联网提供最核心的服务是免费的 , 但如果有非分之想的话就要交钱;要用贪嗔痴做变现;互联网只向贪婪收钱 。
客观来讲 , 这些理念为一家营收以秀场直播为主的公司所信奉 , 可谓准确 。 就这点来说 , YY和陌陌同在直播领域取得了成功 , 不能说仅是一种巧合 。
欢聚能成功 , 和深谙人性分不开 。
如果说2016年 , 出海这一策略仅是欢聚接连开辟的 , 多项新业务方向中的一种 , 那么到了2018年 , 出海就正式成为欢聚的未来战略了 。 战略形成原因中 , 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其实是国内市场 。
2018年李学凌接受采访时提到 , 虎牙的最后情况会是 , 腾讯将它和斗鱼联合在一起 。 可以说 , 李学凌很早就预示到了虎牙逃不开腾讯的最终命运 。 采访中 , 对于国内娱乐业务 , 他也表现出了对手比较强大这一层意思 。 他称 , 别人都已经做到很大规模了 , 难度太大 , 不如去市场还未充分形成的海外;而对于直播业务 , 他则认为 , 现在做直播的越来越多 , 用户已慢慢分散 。
从今天往回看 , 这些强大的对手指的无疑是字节跳动、快手等 。
出海 , 符合国内外竞争态势 , 也符合李学凌内心深处不断做大的追求 。 尽管欢聚在国内多年都是直播平台 , 但如前所述 , 一直以来 , 公司各种折腾也并不少 , 但还缺一个大的机会 。
海外策略继续奏效 。 发布两年后 , Bigo Live全球注册用户超 2 亿 。 乘胜追击 , 欢聚继续在海外下蛋 。 2017年年中推出短视频业务Likee , 2018年年中推出游戏直播平台Cube TV , 并将其定位为“海外版虎牙” , 没过多久推出游戏社交软件Hago , 在2019年5月又首次披露 , 收购了一款已有2.1亿月活的社交工具imo 。 李学凌更称 , 这款产品让自己重新拿回了即时通讯市场的入场券 。 颇具大干一番的气势 。
文章图片
图4/6
从网站到工具软件 , 再到今天的产品工厂 , 这都验证了 , 李学凌的野心不止直播 。 工具之外 , 和内容、社交、社区有关的生意 , 他似乎都有兴趣 。
而国内的业务 , 多半呈放弃状态 。 在2018年Q4财报中 , 欢聚提到 , 已与9377游戏达成协议 , 将在线游戏业务注入后者 。 算是终于剥离了这块营收连年下滑的老业务 。
2019年开始 , 李学凌称全球市场取得了成果 , 接下来的战略是人工智能和全球化 。 全球化的信心来自于增长的数据 , 同时也来自于 , 他自认 , 向用户收费的模式更好 。
人工智能的战略不新鲜 , 这也正是字节旗下产品和拼多多及更多的中国互联网公司在国内践行的方向 。 它还有个更好理解的 , 更用户向的名字 , 算法推荐 。
然而 , 离开流量红利见顶、直播不再火热的国内市场 , 欢聚真的走入一片蓝海了吗?
03
挑战与隐忧
在李学凌创业早期 , 雷军曾告诉他要go big market 。 目前还未验证直播在海外是否是big market , 但可能性很大 。 在全球在线娱乐市场存在变数的当下 , 未来谁是老大 , 谁也说不准 。
李学凌的兴奋也体现在了他对海外业务的最新规划中 。
按他的设想 , 几大业务中 , 最有希望的Bigo Live在北美、欧洲、中东和日韩澳新这4个地区中的任何一个 , 都可以做到和YY一样的规模 。 由此 , 他得出结论 , 未来Bigo Live的总营收规模将至少是YY直播的4倍 。
这个论证和他15年前离开网易时提出的一个设想出奇地接近 。
15年前 , 李学凌认为垂直化媒体会成为未来趋势 , 如果把网易的房产、游戏、汽车和科技4个频道独立出来 , 几年后网易将会有4个上市公司 , 每家都是领域老大 。 网易没有按照李学凌的想法来实践 。
文章图片
图5/6
历史很相似 。 李学凌走了另外一条路 。
放弃YY直播的决定似乎不难做出 。 从欢聚在海外一系列的动作及李学凌近两年的关注点来看 , 这早已不是他重点关心的业务了 。
2020年5月 , 在财报电话会议上 , 李学凌表达了不少关于直播和短视频的强势观点 。 他认为在直播领域 , 欢聚在全球看不到竞争对手 。 在短视频领域 , 也就是欢聚旗下业务和TikTok两家公司能够取得巨大成就 。
和发展国内娱乐业务时的低调相比 , 这类论调可谓自信满溢 。
经历了YY语音的成功 , 国内直播的火热 , 欢聚来到发展第三阶段 , 成为一家布局海外的公司 。 目前来看 , 很难说它最后会成为谁 。 但可以肯定的是 , 曾在腾讯的阴影下成长 , 现在有机会去海外做一遍即时通讯 , 无疑是个可以扬眉吐气的事 。
当然 , 这难度也不亚于面对国内的一片红海 。
尽管Bigo Live拿出了亮眼的数据 , 最新财报显示 , 其在全球市场的排名和商业能力再次得到增长 。 但在直播领域 , 显然它还未形成超强碾压力 , 猎豹旗下的LiveMe、Uplive等一众直播软件 , 均在不同市场发力 , 行业依旧处于激烈竞争阶段 。 在短视频方面 , TikTok在美国市场的问题悬而未决 , 而另一个TikTok , 面临的麻烦显然也不会少 。
文章图片
图6/6
另一隐忧来自商业模式 。 正如秀场直播红利在国内已逐渐消退 , 各大社交平台将更多精力放在发展电商一样 , 李学凌在今年8月也曾对外表示 , 现在收入模式直播第一 , 但希望未来3到5年能慢慢转为以电商收入为主 , 也考虑到了中国制造和供应链的全球优势 , 这是未来重大的战略目标——无疑也是转型前的某种信号 。
随着国际政治环境不断变化 , 全球移动月活用户超3.9亿的欢聚 , 也将面临更多来自不同国家监管层面的挑战 。 和TikTok一样 , Bigo Live也曾在多国遭遇过下架危机 。 在印度那个封禁中国APP的名单里 , Bigo赫然在列 。 比起来自市场的挑战 , 这种不确定的危险显然更让人不安 。
长远的问题值得担心 , 眼下的问题亟待解决 。 虽然看起来欢聚已经铁了心要剥离国内秀场业务 , 在执行出海战略上踌躇满志 , 但由于浑水目前的做空 , 百度收购YY直播的交易或存变数 。
这一影响将是巨大的 , 事关交易本身 , 更事关欢聚在海内外市场的发展模式 。
靴子还未落地 。 在成为一家完全的海外公司之前 , 打算将中国经验成功搬到海外的欢聚 , 或许还要再等一等 。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 )
推荐阅读
- Disney|光明日报评迪士尼凌晨数千人排队抢购玩偶:道理何在?
- nVIDIA|英伟达有可能将于2022年1月5日凌晨发布新一代RTX显卡
- 视点·观察|凌晨3点超5000人迪士尼排队买玩偶 官方回应:为安全已结束全部排队
- Disney|上海迪士尼登顶热搜 超五千人凌晨排队买玩偶:网友直呼看不懂
- 教室|广凌智慧教室融合管理平台:门禁、灯光一体化融合管理
- 信息|头条向新:更优质 更年轻,今日头条再造今日头条
- IT|凌晨4点“抢车位” 新能源车冬季充电,挺难!
- Intel|Intel 12代酷睿产品线出现凌乱一幕:i7只有10核心、i5却有12核心
- IT|最丑德系车?全新大众凌渡将亮相 魔性前脸引热议
- 王凌硕|远望3号船开启年度收官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