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宁11月30日电 题:更高水平开放带来更强发展动力
新华社采访人员黄浩铭
在10万多平方米的展厅内 , 5000多个展位向各国客商展示琳琅满目的商品;1600多家中外企业线下参展 , 智能机器人、3Dface等吸引众多专业观众围观;“云上东博会”平台上 , 数以万计的“云洽谈”持续举行……尽管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 , 在正在举办的第17届东博会上 , 中国与东盟各国通过参展参会促进合作的热情并未减少 。
美人之美 , 美美与共 。 2004年 , 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举办时 , 双方年贸易额仅有552亿美元;2020年前三季度 , 双方贸易额已达4818亿美元 , 互为最大贸易伙伴 , 实现历史性突破 。
比数字更令人感受深刻的是展会上商品的变化 。 从初级农产品、手工制品、食品等唱主角到5G技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等为主导 , 中国与东盟合作不断拓展和加深 , 并展现出广阔前景和巨大潜力 。
中国与东盟多领域的深度开放与融合使双方获得看得见的实惠 。 在中国—东盟自贸区框架内 , 7000种产品取消关税 , 90%以上商品实现零关税 , 猫屎咖啡、猫山王榴莲、山竹等东盟特色产品更多地走进中国民众的生活 。 作为东盟主要游客来源国和投资方 , 中国为东盟旅游业等行业提供了更多发展机遇……中国—东盟关系已成为亚太区域合作中最为成功和最具活力的典范;中国—东盟关系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例证 。
【水平|新华时评:更高水平开放带来更强发展动力】RCEP的签署将使中国与东盟之间市场更加开放、联系更加紧密 , 给民众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 双方正在数字经济、电子商务、智慧城市、5G网络等领域进行更广泛的合作 ,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 为双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 。
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 , 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 将为包括东盟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机会 , 共享发展机遇和成果 。
推荐阅读
- 娱乐性|新华全媒+|探秘冬奥会“黑科技”:当冰壶遇上人工智能
- 西湖|施一公:创新,永远向顶尖发力!
- 技术|山西:提升科技水平 打造高速公路出行“安全卫士”
- 抗体|六大科学突破闪亮二〇二一
- 滑冰|新华全媒+|“超级大脑”亮相 “冰丝带”建成智慧场馆
- 水平|工信部等十五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
- 空间|韦布空间望远镜小知识之三——“高科技折纸”
- 长江|新华全媒+丨“长江明白” 乘风破浪的追“星”族
- Cas|特稿:六大科学突破闪亮2021
- 监测|我国再添一枚资源监测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