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番茄社
采访人员|李竞择作为老牌耳机厂商 , BOSE产品在近几年的更新频率并不如前 , 且在Apple和SONY的夹击下 , 之前引以为傲的消噪技术优势越来越小 , 但产品名却愈发的长 。
BOSE QuietComfort Earbuds , 这是9月BOSE推出的无线消噪耳机新品 。 为了省去看一长串相同字符时常出现的糟心感 , 以下简称BOSE Earbuds 。
先回答一个问题 , 为什么在左手持AirPods Pro , 右手握SONY WF-1000XM3的前提下 , 还对竞品BOSE Earbuds颇有期待?
相比前两者的纯入耳式耳塞 , BOSE的入耳不仅牢固 , 还更舒服 。 说白了 , 我戴上SONY和Apple的无线消噪耳机 , 永远都会掉 , 哪怕是换耳塞尺寸 , 也是同样结果 。
接着说它让我中意的地方 。
官方宣称BOSE Earbuds是“史上最有效的”入耳式消噪耳机 , 利用了多重麦克风、独家的ANC芯片和全新的软件算法 , 来正确的回应各种环境噪音 。
没错 , 消噪依旧是BOSE的看家本领 , 别小看一副重量还不到18克的BOSE Earbuds , 它的消噪表现依旧是目前无线耳机中第一梯队 。
由于拿到的时间晚 , 我还没来得及测试在飞机、高铁上的消噪表现 。 不过内置的10级消噪完全可以覆盖生活中的几乎全部场景 。
虽然身处第一梯队 , 但实际上仅从消噪效果上来看 , BOSE和Apple、SONY一比就是神仙打架 , 没有谁能彻底干掉谁 。
【产品|2020年最火硬件赛道,曾经王者段位的它却开始掉队了】AirPods Pro在通透和主动消噪两种模式下的切换及其自然 , 和iOS等苹果设备的生态整合强的有点变态 , 甚至还有着“大杀招”——空间音频 。
而作为其中发布最早的产品 , SONY WF-1000XM3在音质上的表现更胜一筹 , 让人想不到的是 , 在短短几代产品中 , SONY将消噪应用到了旗下的耳罩式以及旗舰级的入耳式耳机产品线中 。 消噪表现几乎从零硬生生实现了弯道超车 , 在去年7月产品发售后 , 成了当时综合表现最好的无线消噪耳机 。
而今天的主角儿BOSE Earbuds , 旗舰级的无线消噪产品晚了一年还多四个月 。
一副耳机的舒适度 , 决定了我是否会按下按钮 , 到底要不要听下首歌 。
对我来说 , BOSE Earbuds在舒适度上的表现击败了SONY WF-1000XM3和AirPods Pro 。
毫不夸张的说就是 , 戴三小时不仅不掉 , 还舒服 。 不好意思 , 其余两款耳机由于在耳塞的设计上采用了不同的方式 , 至少对我的耳朵来说 , 体验并不是那么友好 。
BOSE Earbuds采用了进阶版鲨鱼鳍耳套 , 将此前的硬质塑料改为柔软硅胶 , 随后通过伞形结构轻柔贴合耳朵轮廓 , 达到了更好的密闭和舒适性 。
我的直接体验就是 , 这次可更换的新耳塞套和耳道接触更舒适了 , 并且耳塞套通过伞形结构的设计将耳甲腔撑满了 , 保持了稳定 。
接下来就是喜闻乐见的吐槽部分了 。
BOSE Earbuds , 它的长命名已经足以考验记忆力 , 居然还配了一个体积极为尴尬的充电盒 。
一句话让你快速理解这个体积就是 , 你别想随身揣兜里 , 必须塞包 。
虽然BOSE Earbuds整机+充电盒没多沉 , 但这个产品整体观感就很像游戏里的补给箱 , 又大还蠢 。 同时充电盒采用了机械结构的锁扣 , 看似整挺好 , 但每次打开 , 都需要你用手指肚儿使劲按到底才方可打开 。 怎么着?是怕这耳机被偷么?
实话难听 , 这盒子就不配和这副耳机放一起 。
还有诸如音画不同步的老毛病 , 虽然和之前的旗舰产品相比已经有了可感知的提升 , 但毕竟耳机厂商再怎么做也达不到自家设备支持自家耳机的那种迅速 。
更麻烦的是 , 每次切换设备播放 , 都需要重新连接 , 如果你用惯了AirPods , 且手头设备多 , BOSE Earbuds会逼你骂街的 。
Bose QC Earbuds看似是新品 , 但却俨然像是个“揣着明白装糊涂”的老大爷 。
无线消噪耳机百花齐放已经持续很久了 , 这个市场上出现的产品已经非常成熟 , 无论是音质、外观、消噪表现、连接性还是售价等都比
无比流水线 。 但在2020年9月BOSE推出了一款一年前它就有实力能拿出来的产品 , 售价2299元 , 并且在双十二才开售 。 我实在是理解不了是对产品过于有信心还是实在没别的能拿出来打了 。
作为一名BOSE的老用户 , 对产品力开始日落西山表示极其不满 , 但又贱骨头离不开鲨鱼鳍 。 想改变?就从别再起这么长的名儿开始吧 。
推荐阅读
- 技术|“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重大进展|“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产品|泰晶科技与紫光展锐联合实验室揭牌
- 相关|科思科技:无人机地面控制站相关设备产品开始逐步发力
- 选型|数据架构选型必读:2021上半年数据库产品技术解析
- 华依|中信证券:惯性导航有望成为L3及以上自动驾驶的标配产品
- 京东方|消息称京东方 2022 年扩张带鱼屏产品线
- 产品|国内首家提供EMI解决方案及产品供应商签约,提供EMI IC、PMIC等产品
- 吴祖榕|上线 2 周年,用户数破 2 亿,腾讯会议和我们聊了聊背后的产品法则
- IT|中国重汽:氢能源产品的核心布局和整车集成开发已经全面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