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财经社|“虾米”终究干不过大鱼
文章图片
图1/5
图/视觉中国
古典互联网时代的最后一个精神角落可能要崩塌了 。
11月29日晚间 , 虾米音乐即将关停的消息开始在网络上传播 , 而据果壳放大灯报道 , “虾米音乐主编和运营总监目前在北京开会 , 回去要执行一些人员变动 。 虾米音乐很可能将要解散 。 ”
看到消息的一瞬间 , 八年资深老用户芷蕾崩溃大哭 , 她迅速给虾米音乐内部的朋友发了条信息 , 对方反倒安慰了她两句 , 告诉她“不要理会这些消息” 。
屏幕另一端的虾米音乐人王瑞森叹了口气 , 仿佛终于解脱了 , “对我而言这可能是2020年‘最好’的消息” , 因为 , 他终于不用再眼睁睁看着自己最喜欢的音乐APP一点点变烂再变烂了 。 即便在几个小时之前 , 他刚刚把耗费了一个月工资做出来的新歌发布在虾米音乐上 。
王瑞森其实早就感觉到情况不妙 。 最近一年来 , 他感觉自己被虾米伤的不轻 。 对方先是一声不吭把自己的旧作品转售给了别的平台 , 王瑞森不得不亲自去一一撤销回来 。 最近这次新歌发布之后 , 好友们颇有兴致地想要点击购买支持 , 却发现根本购买不了 。
虾米音乐是否真的要关停?内部人士对此讳莫如深 , 底层员工也在等靴子落地 。 或许自几年前输掉版权大战 , 从在线音乐领域TOP1的位置跌落之时 , 就已经书写出了今天的命运 。 过分追求文艺 , 失去商业价值 , 凡是遵循这条理念的互联网产品 , 都难以拥有长久的生命 。
而作为一群对虾米音乐深爱到极致的用户 , 他们几乎已经失去了恨虾米的力气 。
精神角落崩塌
虾米音乐诞生于2006年 , 在阿里做了四年系统分析工程师后 , 王皓创办了当时还叫“EMUMO”的虾米音乐 , 这个缩写就取自EARN MUSIC&MONEY , 故事的一开始充满了理想 。 那时虾米音乐的定位是做高品质音乐 , 发现并分享 , 让音乐人通过做音乐能赚到钱是他们的初心 。
以至于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内 , 音乐圈形成了一条鄙视链:用虾米的瞧不起用网易云音乐的 , 用网易云音乐的瞧不起用酷狗的 , 最后大家一起瞧不起QQ音乐 。
游戏编辑咩咩自2011年开始使用虾米音乐 。 十年间 , 她从未转换到其他平台 。 据咩咩回忆 , PC时代用网页听歌 , 用的是SongTasty和豆瓣FM , 后来SongTasty关闭 , 豆瓣FM半死不活 , 虾米音乐就成为了她最大的寄托 。
至今 , 虾米音乐用户都很难说清楚自己对虾米音乐的忠诚来源于什么 。 但虾米音乐在他们看来仍旧有许多优点 , “在虾米 , 每个用户都可以自己编辑每张专辑、每位歌手的信息 , 让整个资料库变得更全面” , 咩咩说 , 她有时候会惊叹于虾米音乐的系统推荐水平 , “仿佛能猜透人心 , 我喜欢的音乐类型很广 , 古典乐、Funk、Citypop、电子音乐 , 听得都蛮多的 , 虾米音乐用的一直都非常顺手” 。
关于虾米音乐为什么会走到今天这个局面?几乎所有人都会给出同一个答案 , 输在版权大战 。
一切都源自于2013年 , 凭借2000万注册会员 , 站在在线音乐鄙视链顶端的虾米音乐开始接触各类唱片公司 , 同时支付高昂的版权费用 。 但对比之下 , 虾米音乐上的用户付费率不足千分之五 。 王皓说 , 当时虾米的费用支出是收入的十余倍 。 也正是这一年 , 阿里正式收购了虾米音乐 , 成立阿里音乐事业部 。
文章图片
图2/5
图/视觉中国
2014年 , 腾讯音乐掀起了长达三年的音乐版权大战 , 参战的三方分别是腾讯QQ音乐、海洋音乐和整合了虾米音乐与天天动听的阿里音乐 , 多方斥巨资签下多个唱片公司的互联网独家代理权 。 仗打到了一半 , 海洋音乐与腾讯QQ音乐合并 , 成为今天的腾讯音乐娱乐集团 。 后者与阿里音乐的战争一直持续到了2017年下半年 , 并以“国家版权局约谈主要网络音乐服务商 , 要求全面授权广泛传播音乐作品”画上句号 。
这场音乐版权大战曾将业内版权价格推高10倍之多 。 而据腾讯音乐娱乐集团上市时所披露的招股书 , 截至2018年年中 , 腾讯音乐已拥有200多家唱片公司的超过2000万首歌曲 , 拥有中国最大的音乐版权曲库 。
失去版权大战的虾米音乐声势渐弱 。 2019年9月 , 阿里宣布以7亿美元领投网易云音乐 。 随后 , 网易云音乐相继与优酷会员、支付宝、阿里影业旗下数据平台灯塔专业版等阿里体系业务展开合作 。 一位内部人士调侃 , “阿里生态下的子业务更喜欢和网易云音乐合作而不是虾米音乐” 。
阿里与网易内部也并非没有讨论过网易云音乐和虾米音乐合并的可能性 , 但最终在双方团队都认为合并没有价值的结论下告吹 。 “两个平台加起来的版权也打不过腾讯” , 前述人士告诉AI财经社 , “不过现在网易云音乐有钱了 , 它会和腾讯一直打下去 。 ”
互联网做音乐 VS 音乐人做音乐
扎心的是 , 虾米音乐并不缺少情怀 。
据一位接近虾米音乐的人士回忆 , 2014年时 , 虾米音乐的老员工还是硬核的音乐爱好者 。 “我那时去面试了虾米音乐 , 面试官问的都是非常专业的音乐问题……‘你关注金曲奖吗?’‘台湾民歌运动的发起者是谁?’”这让他当即哑口无言 。 本以为只要懂点互联网思维 , 就能胜任这份工作 , 却在虾米门前碰了一鼻子灰 。
设置了严格的准入门槛 , 虾米招揽了一批对音乐史、小众音乐有着深入了解的同好 。 他们也为虾米带来了较为专业的音乐分类 , 平台上共设置了24种曲风 , 并按照细分领域划分出近百种音乐赛道 。 虾米内部一直认为自己做的是“音乐图书馆” , 并以帮助用户建立起音乐体系为荣 。 王瑞森也告诉AI财经社 , “它的风格分类都是对的 , 一点都不夸张地说 , 甚至可以补一点当代音乐史 。 ”
如果说网易云音乐、QQ音乐是给普通用户使用的音乐软件 , 虾米音乐则是资深爱乐人的天堂 , 在虾米上你能轻易看到这些音乐人的生平 , 以及歌曲创作的背景 。 一位乐迷表示 , “我只在虾米音乐上 , 看到过Les Paul的简介 。 老鹰乐队的《加州旅馆》 , 也只有虾米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 ”正是这种对于音乐的专业态度 , 让虾米音乐爬上了音乐APP鄙视链的顶端 , 不同于网易云音乐评论区总是充斥着鸡汤和人生体悟以至于被外界调侃为“网抑云” , 虾米的评论里着实有许多人在认真讨论音乐本身 。
文章图片
图3/5
但与之相对应的 , 虾米每次更新都会伴随着老用户连绵不断的吐槽 , 即便只是一些小小的调整 , 都会迎来用户的“穷追猛打” 。
理想主义的火种 , 也让虾米的一些功能变得不可理喻 。 比如 , 虾米音乐有一个横屏锁定的“磁带模式” , 点击两个小孔可以切换歌曲 , 竖屏可以恢复原状 , 但由于操作难以摸索 , 导致这项功能变得非常鸡肋 。 据说团队打造这项功能的目的 , 是希望能营造一个传统“卡带”的概念 , 让用户感受到过去听音乐时那种情怀 。
文章图片
图4/5
图/虾米横屏锁定模式
包括后来阿里音乐引入高晓松、宋柯两位音乐圈偶像 , 也是基于“专业人做专业事”的思想 。 只是这两位的理想主义并没有为虾米音乐带来转机 。 阿里星球(由“天天动听”改版而来)的失败 , 让内部自信心受挫 , 这或也印证了高晓松更适合做一名门客 , 而并非决策者 。
相较于虾米音乐对音乐专业性上的苛刻 , QQ音乐则显得不拘小节 。 据一位曾在QQ音乐工作过的人士介绍 , QQ音乐内部员工多半是“玩市场”出身的 , 专业音乐人不占主要组成部分 。 整个腾讯音乐娱乐集团最大的优势就是版权采买 , “我们过去做过调研 , 问卷提到:如果刨除版权的话 , 你最喜欢哪一家?网易云 。 但是加了版权 , 基本上一边倒的选腾讯音乐 。 ”
他表示 , QQ音乐不太注重创新类的东西 , 但不代表内部没有讨论 。 “TME已经上市了 , 它需要不断地赚钱 , 因此它的很多做法会从拉新角度出发 。 ”包括大量版权购入 , 也让其他音乐APP上歌单由黑转灰(即失效 , 无法播放) , 就连专业音乐人也纷纷吐槽:如今听歌不得不转移到自己最看不起的平台 。
网易云音乐则在其中取了中间值 , 既纳入了音乐频道出身的专业爱好者 , 又吸纳了一些音乐人加盟 , 但都不那么“较真” , 在保留音乐情怀的同时 , 也积极吸纳了早期虾米做的比较好的智能化推荐、热评等功能 。 一位在网易云音乐工作过的产品经理告诉AI财经社 , 音乐软件都大同小异 , 互相借鉴也是常有的事 , 核心竞争力还是版权 。
“算法的基础是内容 , 你有1000首歌和有10首歌 , 算出来的结果肯定不一样 。 网易云音乐的优势在于 , 它的用户更年轻 , 平均年龄甚至不到20岁 。 如果它能不断吸纳年轻人 , 十年后随着用户音乐品味的提高 , 它还是有爆发空间的 。 ”上述产品经理评价 。
但不可否认的是 , 版权战争下 , 腾讯系承包了90%的音乐版权 , 已经挤得其他app无路可走 。 为了进行差异化竞争 , 网易云音乐将运营重点放在独立音乐人入驻 , 并且也加大了版权采买力度 。 5月12日 , 重新复活的网易云音乐放出重磅消息 , 宣布与华纳版权达成合作 , 并获得华纳旗下130万首音乐词曲版权 。
双方的战争一度打入了下沉市场 , 网易云音乐内部曾对三四线城市进行密集调研 , 发现那里的人们对自家app一无所知 。 “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 然后我们问‘你在用什么视频app?’他们说 , 抖音和快手 。 于是我们就在抖音和快手上去宣传我们的独家歌曲 , 拉新效果非常显著 。 ”一位网易云员工表示 。
2019年 , 网易云从抖音、快手上诞生了诸多神曲 , 隔壁老樊的《我曾》、花粥的《出山》都曾在大街小巷风靡一时 。 后续 , 腾讯音乐显然是注意到这一点 , 也开始将发力点对准短视频平台 , 并在去年底至今打造出诸如《桥边姑娘》《少年》等爆款神曲 。
在这场战争下 , 既无版权优势 , 又不加入大众流行的虾米 , 死得明明白白 。 虾米音乐创始人王皓早有预言 , 未来在线音乐市场是资本巨头之间的游戏 , “虾米作为独立音乐平台会比较危险 , 跟一些大的集团、大的平台在一起 , 会安全一些 。 ”
做音乐没有“钱”途
“终于解脱了 , 用不着再眼睁睁地看着它一点点再变烂再变烂 , 终于停下来了 , 现在只剩回忆 。 ”虾米音乐人王瑞森说道 。 但是为了给自己的表达寻找一个出口 , 他也是会转向其他平台 , 但不会寄托那么多感情了 。
王瑞森对虾米音乐的没落感到惋惜 , “重视专辑的要死了 , 重视风格的要死了 , 做音乐的要死了 , 就是这么简单 。 那些追求流量的 , 留下来的教育我们 , 就是要运营社群、经营人设 , 要一个一个单曲的发 , 千万不要发专辑 。 ”
文章图片
图5/5
图/视觉中国
音乐是投入高且风险性极高的行业 , 据王瑞森透露 , 按照所有音色音源都是正版的来计算 , 一套音源可能价值好几千 。 如果想要做商业的话 , 至少前期需要投入十几万 , 但最终回报却是无法保障的 。
许多音乐人不愿选择那些更加大众且商业的平台 , 但虾米却早已不再为他们的生计操心 。 即便如此 , 他们依旧赞赏着虾米的专业性 , “虾米的专辑管理就是发布新作品的时候 , 专辑管理是最好的 , 网易云音乐次之 , 再次是QQ音乐 。 后者甚至现在都没办法在上传作品的页面去改变作品的排序 , 而虾米是可以在上传后拖拽歌曲之间的顺序 。 ”
歌曲评论区也是音乐人最看重虾米的地方之一 , “我发了这么多歌曲 , 在虾米的巅峰评论大概就是10 , 我学生做的原创的音乐 , 上线当天在网易云就可能会有50多条评论 , 我是想看他们对于我做出的音乐的看法 , 并不是看他们听歌时的心情如何 。 ”王瑞森说 。
从追崇初心到被迫接受现实 , 干净的音乐平台与独立音乐人的处境 , 完整呈现了现代音乐没有“钱”景的大环境 。
一名业内人士感叹 , “当下好的创作 , 好的歌手都还是存在的 。 但最大的问题是 , 资本、流量会过度消耗一个唱作人的才华 , 好的制作人、词曲创作者跟不上歌手的速度 。 ”
“现在还算是一个比较好的环境 , 音乐人的机会增多了 。 ”免费编曲、音乐人大赛、艺人合作等情况 , 使得音乐人有越多越多的曝光机会 。
但想要实现商业收入上的突破 , 这确实是众多音乐人解不出的难题 , “音乐和电影一样 , 艺术与商业原本就不应该放在一起 , 当变成刻意制造的商品时 , 都会很难受 。 ”上述业内人士说道 。 不少音乐人经常感叹 , 从事音乐事业这么久 , 从没有靠音乐赚过钱 , 许多人败兴离去 , 也有人苦苦支撑 。
而需要音乐人生态的主流音乐平台 , 除了发布流量和资金扶持计划 , 影视、综艺也成为其新的商业探索方向 。
无论是腾讯音乐娱乐集团 , 还是网易云音乐都在大力布局创新业务 , 诸如直播、线上演唱会等 。 但碍于腾讯音乐娱乐集团已经上市 , 核心仍旧是向收入看齐 , “做的东西必须能赚钱 , 所以重点就会放在版权采买” , 一位接近QQ音乐的人士表示 。 据财报披露 , 2019年全年 , 腾讯音乐娱乐集团总营收达到了254.3亿元 , 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26.7%至46.2亿元 。 在付费习惯愈发成熟的今天 , 腾讯音乐集团的营收状况也在不断向好 。
从歌曲、音乐人、再到影视综艺 , 音乐平台的版权战争已经愈演愈烈 , 虾米音乐的退场似乎成为必然 。 而在腾讯音乐与网易云音乐之间 , 势必还会有一场角逐 。
【AI财经社|“虾米”终究干不过大鱼】(应采访对象要求 , 文中芷蕾、王瑞森为化名)
推荐阅读
- 快报|“他,是能成就导师的学生”
- 技术|“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bug|这款小工具让你的Win10用上“Win11亚克力半透明菜单”
- 重大进展|“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历史|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精度|将建模速率提升10倍,消费级3D扫描仪Magic Swift在2021高交会大显“身手”
- 四平|智慧城市“奥斯卡”揭晓!祝贺柯桥客户荣获2021世界智慧城市治理大奖
- |南安市司法局“加减乘除” 打造最优法治营商环境
- ASUS|华硕预热ROG Flow Z13:称其是“全球最强悍的游戏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