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向|俄开发出激光血管显像系统

创新连线·俄罗斯
日前 , 俄罗斯国立核能研究大学莫斯科工程物理学院(NRNU MEPhI)的科学家团队研发出一种激光血管显像系统 , 可以对人体任何指定区域的血管进行高对比度成像 。 这将有利于在多种情况下诊断血管状况 , 例如在治疗静脉曲张的血管外科手术中 。 相关研究发表在《红外物理与技术》杂志上 。
该系统发明人之一、MEPhI生物医学工程物理研究所研究生卡纳玛特·埃芬季耶夫表示:“我们是通过背向散射激光辐射的方法 , 让人体血管实现近红外显像 。 我们已经确定760—800纳米是血管成像的最佳波长范围 。 ”
在现代医学中 , 获得血液循环系统图像的方法是X射线扫描、超声波扫描和红外成像 。 X射线摄影术需要使用造影剂 , 而超声波扫描则需要在皮肤表面使用凝胶 , 这使过程变得复杂 。 而红外成像的主要优点是无创性和安全性 , 不需要将任何造影剂或异物(针等)置入人体 。
这种血管成像系统采用记录背向散射激光辐射的方法 。 光导纤维均匀地分布在成像区域周围 , 每根光纤上的激光功率为2—3毫瓦 。 与皮肤接触时发生辐射 , 可以增加探测深度 , 同时在成像区域保持辐射分布的均匀性 。 激光辐射通过与皮肤直接接触的光纤传到人体组织 , 在组织内部散射或被吸收 , 而血管比周围组织吸收辐射效果更好 。
红外摄像机记录下背向散射的激光辐射 , 监视器屏幕上会显示出血管造影图像 。 这样可以根据所选轮廓的背向散射辐射强度的分布情况 , 评估并确定血管的实际边界 。
【背向|俄开发出激光血管显像系统】研究论文作者指出 , 为了获得高对比度图像并增加成像深度 , 可能会提高激光源的功率 , 这会增加从激光传到人体组织的热量 , 可能会给患者组织造成损害 。 因此 , 确定最佳的辐射波长范围非常重要 , 以确保辐射强度最低 , 成像深度最大 。 据俄罗斯研究人员称 , 他们实验中获得的最佳波长范围是760—800纳米 。
(本栏目稿件来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整编:本报驻俄罗斯采访人员董映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