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机器人“小哥”助力患者康复的日子,还远吗?丨浦东30年?财经30人

顾捷 , 傅利叶智能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 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 , 从事机器人领域十余年 。 2015年在上海张江创办傅利叶 , 专注于康复机器人的研发和产业化 , 服务医院、社区和康复家庭 。 从张江一间共享办公室里一个工位起步 , 到进入张江天之骄子孵化器 , 再到加入张江加速器 , 傅利叶的成长速度令人惊叹 , 短短几年间从浦东走向中国康复领域的最尖端 , 研发的机器人已经获得美国、欧盟等国际认证 。 如今 , 公司已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广州、珠海成立子公司 , 康复机器人产品入驻全球20多个国家和超千家机构 , 形成基于智能康复机器人为核心的“智能康复港”一体化精准康复医疗服务平台 , 为康复领域提供综合性解决方案 。
藏龙卧虎硬核科技的土壤和生态
第一财经:顾先生 , 您能不能回忆一下 , 是什么时候的什么样一个契机 , 让您决定落户浦东?
顾捷:第一次接触浦东 , 是2003年大学刚刚毕业的时候到张江 , 当时一位芯片公司的创始人 , 给我们做了一个激情洋溢的演讲 , 呼吁大家到张江创业 , 虽然那个时候还都是农田 , 但就是觉得这个地方很有创业的热情 。2015年我回到上海 , 选择了浦东 , 选择了张江 。 如果说选择浦东的原因 , 我觉得浦东最大的特色是它的创新与开放 , 最大的优势是创新与开放 , 最大的魅力也是创新与开放 。 在这里可以找到很多志同道合的创业者 , 跟我们一起做产品开发、技术研发 , 政府的效率也非常高 , 使我们能够在短时间内搭建起公司的一个雏形 , 这些点点滴滴 , 让我觉得在浦东创业既是一件开心的事 , 也是一件有热情的事 , 也使我们企业能够高速发展 。
第一财经:浦东给创新型的企业提供了很多的机遇 , 在您看来有哪些是您最关心、让您最欣喜的呢?
顾捷:我觉得除了年轻人有一定集聚度 , 另外还需要有政策的支撑 。 光有想法 , 没有办法形成体系也不行 。 在浦东 , 它的体系是各个方面的 , 比如说政府创办了很多的引导基金、风险投资基金 , 这些基金投向了小企业 , 创业者有了好点子 , 就有可能拿到一笔支撑他走下去的资金 。 浦东整个投融资的环境非常好 。 另外 , 像经信委、科委有各种各样的项目能够支持到小企业 , 在你产品有雏形的时候 , 支持你尽快做成样机 , 当你有样机的时候尽快投产 , 投产之后再尽快去找应用的场景 , 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些很好的政策可以支持到 , 这样也提高了我们创业的成功率 。 还有对人才的支持 , 刚刚毕业的一些顶尖学生 , 落户上海、落户浦东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了 。 浦东以更包容更开放的心态去吸纳这些年轻人 , 让他变成一个新上海人 , 新浦东人 。 生活的事情 , 政府把路修好 , 把树栽好 , 把河水弄清 , 把空气搞好……这些都可以支持我们的企业未来发展更快 。
第一财经:可见在您创业过程中 , 浦东给予了您很多难忘的回忆 。 在您看来 , 什么样的硬核科技的氛围最吸引您?
顾捷:傅利叶做的是智能机器人 , 是帮助患者做康复训练的机器人 , 就像您说的 , 也是一种硬科技 。 硬核科技最底层的是什么?拿智能机器人来说 , 是它的芯片、传感器、电机、减速器这些零部件 , 这些基础的科研部件 , 在浦东都能找到供应商 , 找到创业技术的团队 , 找到非常多的合作伙伴 。 硬核科技的第二层 , 是在做系统集成的时候 , 浦东有非常多的工程师 , 世界一流的工程师 , 可以很快把这些基础的模块搭建出一个成品 。 最后 , 是应用的场景 , 在浦东 , 无论是医院、社区 , 康复的机器人都可以找到非常合适的应用场景 , 而且应用场景做出来之后 , 很快可以形成一个标杆 。
第一财经:什么标杆?
顾捷:大家一提起来 , 就会说这是上海制造的机器人 , 浦东制造的机器人 , 一方面对全国的市场是一个支撑的作用 , 另一方面可以出口到全世界 。 这几点构成了硬核科技的一个土壤 , 一个生态 。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 , 康复医学是减轻和消除人的功能障碍、弥补和重建人的功能缺失、设法改善和提高人的各方面功能的医学学科 。 康复机器人作为医疗机器人的一个重要分支 , 是辅助人体完成肢体动作 , 实现助残行走、康复治疗、康复护理等功能的一种医用机器人 。 它的研究贯穿了康复医学、生物力学、机械学、机械力学、电子学、材料学、计算机科学等诸多领域 , 是目前国际上的一个前沿科学和研究热点 。
从共享办公的一个工位起步 梦想走进现实
第一财经:您的创业从浦东出发走向了全球 , 这一路走来 , 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顾捷:浦东提供了很好的孵化器 。 2015年刚刚创业的时候 , 那个时候就背个包 , 我找了一个工位就落地了 , 不需要去考虑太多比如工商注册、企业行政、办公室装修这些问题 , 一两个人开始起步的时候 , 可以快速聚焦在产品和技术上 。 当有五个人、十个人的时候 , 这个空间就可以有一些延展 , 浦东就会提供大一些的孵化的空间 , 独立的空间 , 让我们把技术转化成第一个产品 。 到一定的程度之后 , 围绕着孵化器 , 还有加速器 , 浦东有很大的生产基地 , 制造基地 , 可以使企业的规模迅速的成长 。 刚刚创业的时候 , 也有科经委的领导来到现场给大家打气 , 那个时候我印象很深 , 他说我们上海做的产品不要说只是面向全中国 , 我们能不能有雄心去面向全世界的标准跟全世界的市场 。
第一财经:所以从一开始这个标准就定得非常高 。
顾捷:对 , 我们从创业开始 , 就觉得技术是不分国界的 , 医疗是不分国界的 , 国外有很多患者 , 很多医院都需要我们做的康复类的机器人 。 从这一点上来讲 , 我们以一个比较高的标准 , 高的视野在浦东扎根之后 , 就有可能走向全世界 。
第一财经:康复机器人作为一种尖端的技术 , 它本身确实是国际化的一种技术语言 。 但是企业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有不同的需要 , 您在任何一个阶段 , 好像都没有太多的烦心事 , 都能够专注于研发 , 是不是这样?
顾捷:作为一个企业来说 , 肯定有各种各样的坎坷 , 有非常难处理的事情 。 比如技术刚出来的时候 , 定位做一个什么样的产品非常关键 。 就像有了一把锤子之后 , 看哪儿都像钉子 , 是吧?这个时候你要找到一个很好的载体 , 作为一个产品把技术发挥到极致 , 才能形成规模化的效应 。 选什么样的产品 , 这个当中第一版、第二版有可能就是失败的 , 还要重新做 。 所以其实像我们这种下肢外骨骼类机器人 , 就是康复机器人 , 到现在已经做了六版 , 六次大迭代 。
第一财经:我们做机器人的优势在什么地方?
顾捷:如果说我们做的是工业机器人 , 或者传统的机器人 , 在浦东不一定有优势 , 因为那个比拼的是成本、原材料的价格、装配的效率 , 如果做智能的机器人 , 它比拼的是科技、创新 。 智能机器人能够真正感知到用户的意图 , 智能地去执行一些任务 , 比如说一个康复的动作 , 机器人可以去教患者去做 , 这些如果融入创新的因素之后 , 可以大大提高患者在训练当中的效率 , 使得很多人恢复得更好 。 浦东抓住了人工智能这一大的时代发展浪潮 , 这当中一定会涌现出大量依托于智能技术成长起来的顶尖企业 。
大产业小切口 “小目标”大后台
第一财经:今年也非常特殊 , 新冠疫情的冲击 , 对企业的影响大吗?
顾捷:在2、3月份疫情最严重的时候 , 那个时候肯定是迷茫的 , 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复工 。 那个时候园区非常贴心 , 因为我们之前是在一个老的地方做研发生产 , 场地已经有些限制了 , 所以正好趁疫情的时候搬了家 , 园区帮我们找了新的场地 , 而且还帮我们免了两三个月房租 。 所以疫情当中 , 我们反而把生产跟研发的基地做了一次升级 , 对我们来说那两三个月挺值的 。 现在 , 中国经济的反弹非常强劲 , 大量国内外的需求重新被唤起来 , 我们最后这个季度业绩的增长可能会超过前面的三个季度 。
康复人群包括中风患者、脊髓损伤患者以及心脑血管、肿瘤、骨科术后等患者 。 另外 , 肢体残疾人群中也需要得到肢体康复训练 。 中国康复需求基数庞大 , 对应的康复资源却相对匮乏且分配不均 , 目前我国康复医师占基本人群比例约为0.4∶10万 , 康复治疗师缺口高达30万且能力有待提高 , 康复治疗高度依赖人力 , 效率难以提升 。 此外 , 现有康复科室面临智能化的改造升级 , 基层康复市场有待开拓和建设 , 潜在市场达千亿人民币 。
【日子|机器人“小哥”助力患者康复的日子,还远吗?丨浦东30年?财经30人】面对供需严重失衡的康复产业 , 傅利叶智能推出了“智能康复港”一站式解决方案 , 即以康复机器人为核心 , 并基于智能康复产品矩阵 , 覆盖患者全身不同部位和几乎所有的康复需求 , 实现数据量化;另外 , 所有产品共用一个软硬件架构平台 , 打通设备、用户、机构的数据信息 , 建设一体化的精准康复医疗平台 。
第一财经:产业的发展带动了您这样的创业型企业 , 催生了新的市场机会 。
顾捷:我记得在六七年前 , 我们在德国一些展会上参观的时候 , 对方可能会觉得中国的产品是性价比高的 , 但没有觉得是技术含量高的 。 然而 , 最近三到五年 , 我们看到大量的企业在全球的范围内以科技的力量站起来了 。 在康复机器人这个行业 , 虽然傅利叶只是一个很小的企业 , 但我们的技术 , 我们的产品 , 跟国外来说已经平起平坐 , 这一块跟浦东创新的土壤是分不开的 。 在张江有大量的年轻人 , 他们会觉得我有一个好的想法 , 好的技术 , 好的梦想 , 能不能把它变成一个企业 , 变成一个产品 , 每天都会有大量的这种碰撞 。 这种土壤它能够使得我们的技术 , 我们的产品高速迭代 。 以前我们想到德国的产品耐用 , 日本的产品贴心 , 美国的产品高科技 。 那么 , 中国的产品是什么?需要我们大量的创新企业一起努力 , 去打造国家的品牌 。
第一财经:对于傅利叶智能的未来 , 您有什么样的期待?
顾捷: 我觉得如果用一句话来说 , 我们的目标其实是没有变的 , 傅利叶能不能做成一个真正伟大的一个科技型的企业 , 能不能用我们的科技手段让更多的人享受到康复的服务 , 这是我们的目标 ,所以说 , 我们不要因为道路的曲折而放弃理想 , 也不要因为理想的遥远而放弃追求 。
傅里叶 , 19世纪法国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 。 他提出的傅里叶变换 , 是有史以来最伟大、最深刻的数学发现之一 。 这一发现影响了每一位工科男 , 也为人类带来了信号处理时代 。 而21世纪的傅利叶智能 , 以这位科学巨匠名字谐音命名 , 怀揣了科学改变世界的“小目标” 。
中国康复医疗行业从“风起于青萍之末”到真正加速形成风口 , 或许还需要市场的进一步发酵 , 然而 , 这家从张江走出的公司 , 正在一步步实现他的“小目标”——从康复机器人智造延伸到康复医疗服务 , 逐步达到信息化、标准化、智能化 , 推动传统康复医学向现代康复医学的升级转型 , 造福更多的患者 , 让他们回归正常生活 , 从改变越来越多人的生活到改变世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