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发现陨石撞击残留物质 , 探究“月外来水”
文章图片
图1. 嫦娥四号对巡视路径上的一个小型新鲜撞击坑进行详细的光谱探测
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的第9月昼 , 玉兔二号月球车“偶遇”了一个2米大小的新鲜撞击坑 , 并对这个撞击坑进行了详细的光谱探测(图1) 。 对成像光谱仪获取的高光谱影像数据的详细分析发现 , 撞击坑中心的疑似“残留物”与坑内及坑外的典型月壤、岩石碎块的光谱呈现明显不同的特征 , 与碳质陨石光谱具有很高的相似度 。 基于辐射传输模型的光谱定量反演结果显示 , 该残留物中碳质陨石组分质量比达到40%以上 。 利用数值模拟对该撞击坑的研究结果显示 , 一个直径15cm的疏松撞击体以15km/s的速度(月表的典型撞击体速度)撞击月表可以形成上述观测到的小撞击坑形貌特征 , 并有残留物分布于撞击坑中心 。
文章图片
图2.目标撞击坑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及基于iSALE的数值撞击模拟结果
研究撞击残留物质将对月球水的起源、地月系统撞击体成分和类型的演变历史提供重要参考 , 并有望对太阳系轨道动力学的演化进行进一步约束 , 增进我们对内太阳系撞击历史的了解 。
研究表明 , 富含挥发分的碳质小行星的撞击可能仍然为现在的月球提供水源 , 并且认为碳质小行星可能是目前地月系常见的撞击体类型 , 支持内太阳系的撞击体类型从早期以普通球粒陨石为主向后期碳质球粒陨石为主进行了转变 。 通过分析嫦娥五号年轻月球样品中可能存在的撞击体残留物 , 可以对此进行进一步的科学验证 。
来源: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刘洋研究员团队
来源 中国探月工程微信公众号
编辑 曾佳佳
【光谱|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发现陨石撞击残留物质,探究“月外来水”】流程编辑 严圣淼
推荐阅读
- 韶山|嫦娥五号备份存储月壤“安家”湖南韶山
- 嫦娥|“玉兔二号”晒朋友圈啦!
- 杨璐|嫦娥五号备份存储月壤入藏湖南韶山
- 运载火箭|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圆满成功
- 条件|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安家”湖南韶山
- 月球|嫦娥五号备份存储月壤“安家”湖南韶山
- 样品|嫦娥五号备份存储月球样品在湖南韶山存放
- 月球|嫦娥五号备份存储月壤在湖南韶山安家
- CHINA|设计寿命1年的嫦娥三号干了8年:月面工作100月昼
- 王者|华为 P50“宝盒”:超光谱影像系统加持,移动影像当之无愧的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