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竞|新消费群体《电竞》打机应像打篮球


电竞|新消费群体《电竞》打机应像打篮球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电竞游戏产业出现了一些新式线下元素 。有游戏公司品牌合作开设实体电竞社交场所 , 务求将本属于虚拟世界的玩意实现在线线下结合 , 冀将电竞游戏产业的经济效益达致最大化 。作为最具潜力的全球新兴体育形态 , 电竞运动从不限于选手间的较量 , 也不应只局限于虚拟世界 , 将其棱角进一步伸延到现实场景 , 或会展现更多的可能 。
「早前我跟其他同事去了广州的『萤火虫动漫节』 , 展出公司旗下一款射击游戏 。我在那里发现 , 现在玩家的产业认知水平实在高得惊人 。」中国游戏公司创梦天地执行董事兼总裁高炼惇(Jeff)说起不久前的经历时 , 毫不掩饰自己的惊讶 。
他回想当时来参观的游戏玩家 , 愿意仔细了解公司的背景和创作团队的能力 , 经常提出疑问 , 甚至玩几分钟 , 就知悉某某游戏是用了哪个引擎去制作 。Jeff知道 , 这是一种游戏产业的新面貌:「当下中国游戏玩家已经很sophisticated(成熟) 。他不仅觉得这个游戏好玩才会去玩 , 他还会去想游戏背后的制作思维……这已是非常大的跳跃 , 与十年前的中国用户完全不同 。」
创梦天地在2011年成立 , 曾先后在中国代理发行《水果忍者》、《愤怒的小鸟》、《地铁跑酷》、《神庙逃亡》系列等知名游戏作品 。2018年 , 创梦天地成功来港上市 。2019年 , 公司共有60款游戏在线运营 , 平均月活跃用户达1.31亿 。最近 , 该公司更入选由中国互联网协会评选的「中国互联网企业百强榜」 , 稳居游戏行业龙头位置 。

电竞|新消费群体《电竞》打机应像打篮球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作为创梦天地联合创始人之一的Jeff , 早在2000年已踏足游戏界 , 见证着中国游戏产业的成长 。根据Jeff的观察 , 业界现下面对的情况是「已经成型的人口红利」 。中国游戏玩家数量之多、要求之高 , 间接促进整个电竞游戏产业成为新一代必需的生活娱乐 。「现下年轻人玩《王者荣耀》、『吃鸡』(《绝地求生》) , 已是一种lifestyle(生活方式) 。」 Jeff说 。
在一般人认知中 , 绝大多数游戏玩家其实只是留在家中 , 望着屏幕打机 。在游戏中闯关成功 , 赢了一场比赛 , 固然自我感觉良好 , 但游戏过程中带来的愉悦心情 , 若只是独自享受难免可惜 。

电竞|新消费群体《电竞》打机应像打篮球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电竞游戏 , 已成为新一代必需的生活娱乐
新世代聚脚点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电竞|新消费群体《电竞》打机应像打篮球】于是 , 这位八十后CEO与一众公司创办人在一年多前迸发出一个新灵感 , 想建立一个以电竞为核心内容的线下社交场所 。以电竞为主题的电竞场地、网吧 , 世界各地都有 , 不是新鲜事物 。但他们认为 , 当中就是缺少了「一班朋友聚脚」的元素 。因此 , 创梦天地与腾讯在中国内地各大一二线城市开设名为「好时光」的线下电竞社交场所 , 现时全国拥有门店数十家 。「好时光」提供创梦天地、腾讯等游戏公司旗下的跨平台游戏 , 冀提高用户的线下参与度 , 并发挥同群效应 , 吸纳更多首次参与用户 。
广州旗舰店有PC区、手游区、直播区、桌游区及PlayStation区 , 又有多间包厢 , 可以玩Switch、看电影 , 又可以唱歌……说白了 , 我们搞『好时光』 , 就是想搞一个新世代的聚脚点 。打机的打机 , 唱歌的唱歌 , 喝酒的喝酒 。

电竞|新消费群体《电竞》打机应像打篮球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好时光」在深圳的第二家直营店开幕 , 管理层进行剪彩仪式 。图中左四为创梦天地总裁高炼惇 , 左三则为首席营销官何猷君 。
宏观来看 , 这也许是电竞游戏产业尝试开发「线下产值部份」的一个新尝试 。过去几年正是电竞游戏产业腾飞发展时期 , 各大业者经常在世界各地举行游戏展览会、世界电竞巡回赛等大型活动 , 吸引世界各地无数电竞游戏爱好者亲身买票入场观赏 , 这些固然是线下产值的部份 。

电竞|新消费群体《电竞》打机应像打篮球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但是 , 这就像有个看不见的天花板在上方一般 , 基于这类线下经济活动的目标对象皆是本身已投入电竞游戏圈子的玩家和爱好者 , 它们始终会到达用户红利透支的一天 。要持续发挥电竞产业线下产值部份的经济效益 , 就要开拓目标用户群 , 让那些本身不是在电竞游戏圈子的消费者 , 都可以通过某种线下渠道认识到电竞游戏 , 再从中扩大消费群 。
比如创梦天地的线下电竞社交场所 , 将以电竞游戏为核心的经济生态实体化 , 移植融合电竞、主机游戏、桌游、影院、餐饮等一体化消闲娱乐场所 , 正是有利扩充产业生态圈的线下产值部份 。

电竞|新消费群体《电竞》打机应像打篮球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好时光」的不同房间各自都有不同主题 , 迎合各种玩家的喜好 。
沉浸虚拟世界生活品味何以分享?
互联网实在太方便 , 网速愈来愈快 , 游戏模拟引擎的逼真性和临场感更出神入化 , 达致虚拟时空与现实世界的高度同步 , 让我们与虚拟时空更难舍难离 , 深深沉迷于那种只有在虚拟时空才能给予我们、只供独享的「沉浸式体验」(immersive experience) 。Jeff指出当中的两难矛盾:「人其实需要一种『analog』(类比)的感觉……未有互联网之前 , 人的社交距离就是现实的物理距离 。但有互联网后 , 人的社交距离变得无限 。在科技如此进步的情况下 , 大家其实少见了对方 。」
游戏塑造出来的虚拟世界 , 无疑为玩家带来前所未见的满足感和沉浸感 , 这个先天特质亦解释了为何游戏产业会有着如此强劲的用户黏合度 。但同样地 , 正是因为其先天的虚拟特质 , 导致产业消费者很难从中得到Jeff口中所说、人所需要的「analog」满足 。因此 , 从另一方面来看 , 业者如何补足游戏产业这方面的先天特质缺憾 , 就正正是产业之中有待拓荒的「蓝海」 , 借以冲破产业结构现有或将来可见的局限 , 扩充产业生态圈 。「电竞游戏应该是这一代人 , 甚至未来数代人的『社交性娱乐』 , 就像我们当年一大伙人围在一起打篮球、『锄Dee』、打麻将……既然电竞游戏的目的应是社交 , 怎可能没有一个现实场景给他们交流呢?这与当年我们要去篮球场打球 , 到『波楼』聚脚 , 是同一个道理 。」Jeff与公司团队打造的「好时光」 , 正是希望弥补电竞游戏在现实世界的先天缺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