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日前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 , 就进一步推动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 , 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 , 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贴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务作出部署 。 (据新华社)
随着我国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快速发展 , 近些年智能化服务得到广泛应用 。 手机支付、网络约车、扫码点餐、线上挂号……数字化技术彻底颠覆了传统的生活方式 , 给我们带来了无限便捷 。 与此同时 , 由于不少老年人不会上网、不会使用智能手机 , 在出行、就医、消费等日常生活中 , 正面临着一道难以逾越的“数字鸿沟” 。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 截至2020年3月 , 我国网民规模达9.04亿人 , 互联网普及率达64.5% , 但60岁及以上网民占比仅为6.7% 。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 , 截至2019年底 , 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54亿 , 占全国总人口的18.1% 。 《中老年互联网生活研究报告》也显示 , 46.3%的中老年人从未用过手机支付功能 , 36.4%的中老年人偶尔用 , 只有17.4%的中老年人经常用此功能 。 这些数据的背后 , 深刻折射出老年群体在数字化时代面临的生活困境 , 如何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 让他们跟上时代的脚步 , 已成为全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 。
《实施方案》就进一步推动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 , 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贴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务作出部署 。 切实落实好这一方案 , 首先要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务创新并举 , 做实做细为老年人服务的各项工作 。 以铁路运输为例 , 网购车票、电子客票、扫脸进站等“智能化”方式 , 极大方便了公众的出行需求 , 但在这个数字化时代 , 也不能遗忘暂时跟不上时代节奏的部分老年人 。 一些车站专门设立了“爱心窗口” , 优先为老年旅客办理现金购票、退改签等业务 , 并在进出站口设置了指示牌 , 提示老年旅客走“爱心通道” 。 这些必要的线下服务 , 无疑解决了很多老年人的难心问题 。
当然 , 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 最重要的是有效解决他们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 , 让广大老年人更好地适应并融入智慧社会 。 比如 , 扩大适老化智能终端产品供给 , 推进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 , 为老年人提供更优质的电信服务 , 加强应用培训和开展老年人智能技术教育 。 此外 , 家庭成员尤其是子女也要尽到自己的责任 , 要帮助父母熟悉智能化服务 , 教授他们相关产品的操作 , 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 让他们能用、会用、敢用、想用智能化产品 。
【智能|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为老人折枝 , 是不为也 , 非不能也 。 ”对老年人的态度 , 体现着社会的文明程度 。 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 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 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 , 推动老年人尽快融入智慧社会 , 让他们在信息化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