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重罚1.4亿!非法收集人脸照片,这公司面临大罚单!人脸识别技术是恶是善?( 二 )


身处争议漩涡的人脸识别技术
据外媒报道 , Clearview AI的首席执行官针对CIO发布的声明回应称 , 他对CIO的决定“深感失望” , 同时对Clearview AI的技术被社会误读感到沮丧 , 希望有机会与领导人和立法者进行对话 , 以便人脸识别这项已被证明对执法非常重要的技术能够继续用于维护社区的安全 。
“我的公司和过往的行为符合英国及其人民的最佳利益 , 我们协助执法部门解决针对儿童、老年人和其他受害者的可恶罪行……我们只从开放的互联网上收集公共数据 , 并遵守所有隐私和法律的标准 。 ”他称 。
事实上 , 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场景十分广泛 , 除了能用于公共安全领域外 , 这一技术的支持者还认为 , 该技术能提高服务效率 , 在疫情期间减少接触式风险 。 例如 , 英国一些学校餐厅在近期部署了人脸识别支付系统 , 提供该技术的公司声称其系统科技加快付款速度 , 并减少因表面接触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该国一家护理院正尝试用该技术识别人们的新冠疫苗接种情况 。
在中国 , 人脸识别技术被广泛运用于非接触式支付 , 例如支付宝推出的“青蛙”、微信支付推出的“蜻蜓”两种人脸支付设备早在2019年就在各个商店进行了大规模铺设 。
但在另一方面 , 社会公众和监管部门对人脸识别技术的警惕性也正在提高 。 一些大公司受到公众压力等因素影响 , 也对这项技术的使用更加谨慎 。 例如 , 今年11月初 , Facebook宣布将关闭其人脸识别系统 , 并删除其超过10亿用户的人脸数据 。
“由于人脸信息具有唯一性和不变性 , 企业可以利用人脸识别系统建立起个人与其行为数据一一对应的用户档案 。 “一位人脸识别行业人士曾向券商中国采访人员表示 , 更进一步 , 企业可能作出一人一价、优惠标准不统一等侵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 。
同时 , 该人士指出 , 人脸信息通常暴露在公共环境中 , 很容易实现无感知采集 , 用户无法知道企业是否存在识别人脸的行径 。 与传统的数字密码相比 , 人脸信息一旦丢失 , 意味着用户没有“重新设定”的机会 , 因此 , 该类信息的泄露对用户隐私造成危害性也就更大 。
【人脸|重罚1.4亿!非法收集人脸照片,这公司面临大罚单!人脸识别技术是恶是善?】对于这项存在诸多争议的技术 , 中国在今年11月1日起实行的《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已作出专门规定:在公共场所安装图像采集、个人身份识别设备 , 应当为维护公共安全所必需 , 遵守国家有关规定 , 并设置显著的提示标识 。 所收集的个人图像、个人身份特征信息只能用于维护公共安全的目的 , 不得公开或者向他人提供;取得个人单独同意或者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