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特定赛道上 , 200秒的“量子算力” , 相当于目前“最强超算”6亿年的计算能力!12月4日 , 《科学》杂志公布了中国“九章”的重大突破 。
这台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陆朝阳等学者研制的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 , 推动全球量子计算的前沿研究达到一个新高度 。 尽管距离实际应用仍有漫漫长路 , 但成功实现了“量子计算优越性”的里程碑式突破 。
【潘建伟|里程碑式突破!】20年努力攻克三大技术难关
对于“九章”的突破 , 《科学》杂志审稿人评价这是“一个最先进的实验”“一个重大成就” 。
多位国际知名专家也给予高度评价 。 “这是量子领域的重大突破 , 朝着研制比传统计算机更有优势的量子设备迈出一大步!我相信成果背后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所长伊格纳西奥·西拉克说 。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德克·英格伦认为 , 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一个划时代的成果” 。
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量子研究所所长巴里·桑德斯说 , 毫无疑问 , 这个实验结果远远超出了传统机器的模拟能力 。
据了解 , 潘建伟团队这次突破历经了20年努力 , 从2001年开始组建实验室 , 他们曾多次刷新量子纠缠数量的世界纪录 。 “九章”的突破 , 主要攻克了三大技术难关:高品质量子光源、高精度锁相技术、规模化干涉技术 。
其中的高品质量子光源 , 是目前国际上唯一同时具备高效率、高全同性、高亮度和大规模扩展能力的量子光源 。 “比如说 , 我们每次喝下一口水很容易 , 但要每次喝下一个水分子非常困难 。 ”中科大教授陆朝阳说 , 高品质光源要保证每次只“放出”1个光子 , 且每个光子要一模一样 , 这是巨大挑战 。 同时 , 锁相精度要控制在10的负9次方以内 , 相当于传输一百公里距离 , 偏差不能超过一根头发丝的直径 。
此外 , 为了核验“九章”算得“准不准” , 他们用超算同步验证 。 “10个、20个光子的时候 , 结果都能对得上 , 到40个光子的时候超算就比较吃力了 , 而‘九章’一直算到了76个光子 。 ”陆朝阳说 , 另一方面 , 超算的耗电量太大 , 计算40个光子时需要电费200万元 , 41个光子需要400万元 , 42个光子需要800万元 , 推算下去将是天文数字 。
“算力革命”跃马人类未来
当前 , 量子计算已成为全球各国竞相角逐的焦点 。 比如近期 , 欧盟宣布拟投资80亿欧元 , 研究量子计算等新一代算力技术 。
“量子计算机在原理上具有超快的并行计算能力 , 可望通过特定算法在密码破译、大数据优化、天气预报、材料设计、药物分析等领域 , 提供比传统计算机更强的算力支持 。 ”潘建伟说 。
据了解 , 国际主流观点认为 , 量子计算机的发展将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 研制50个到100个量子比特的专用量子计算机 , 实现“量子优越性”里程碑式突破 。
第二阶段 , 研制可操纵数百个量子比特的量子模拟机 , 解决一些超级计算机无法胜任、具有重大实用价值的问题 , 比如量子化学、新材料设计、优化算法等 。
第三阶段 , 大幅提高量子比特的操纵精度、集成数量和容错能力 , 研制可编程的通用量子计算原型机 。
目前 , “九章”还处在第一阶段 , 但在图论、机器学习、量子化学等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
潘建伟团队表示 , “量子优越性”实验并非一蹴而就的工作 , 而是更快的经典算法和不断提升的量子计算硬件之间的竞争 , 但最终量子计算机会产生传统计算机无法企及的算力 。 下一步 , 他们将在光子、超导、冷原子等多条技术线路上推进研究 。
“我对量子计算的前景非常乐观 , 世界上有很多聪明人在做这件事 , 包括我的中国同事们 。 ”奥地利科学院院长、美国科学院院士安东·塞林格预测 , 很有可能有朝一日量子计算机会被广泛推广 , “每个人都可以使用 。 ”文图均据新华社
推荐阅读
- Intel|英特尔放出i9-12900K平台PCIe 5.0 SSD演示 突破13GB/s传输速率
- 测试|北京:自动驾驶测试里程突破365万公里
- 文章|美媒文章:古人类领域2021年六大新突破
- 市场|三星可折叠手机今年销量突破 800 万部,是去年的四倍
- IT|中国高铁运营里程突破4万公里:可绕地球赤道一圈
- 公司|莱宝高科:车载触摸屏单月出货量已突破20万块
- 技术|千里求医到阎良,神奇磁外科技术再获新突破
- 旗舰|小米第三代高端稳了! 小米12系列自研技术全面突破,未来五年超1000亿投入研发
- 全球|实现国产屏幕新突破,TCL华星独供小米12
- IT|全新奥迪e-tron渲染图曝光 续航里程有望突破600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