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12月4日 , 国家航天局公布的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进行国旗展示的照片
12月3日23时10分 , 在月面“挖土”自动采集并封存了月壤样品后 , 嫦娥五号上升器3000N发动机工作约6分钟 , 成功将携带样品的上升器送入预定环月轨道 。 这是我国首次实现地外天体起飞 。 在起飞之前 , 嫦娥五号还在月球表面展示了国旗 , 这是五星红旗第一次月表进行动态展示 。
北京青年报采访人员从国家航天局了解到 , 与地面起飞不同 , 嫦娥五号上升器从月面起飞不具备成熟的发射塔架系统 , 着陆器相当于上升器的“临时塔架” , 上升器起飞存在起飞初始基准与起飞平台姿态不确定、发动机羽流导流空间受限、地月环境差异等问题 。 另外 , 由于月球上没有导航星座 , 上升器起飞后需在地面测控辅助下 , 借助自身携带的特殊敏感器实现自主定位、定姿 。
点火起飞前 , 嫦娥五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实现了月面国旗展开以及上升器、着陆器的解锁分离 。 点火起飞后 , 上升器经历垂直上升、姿态调整和轨道射入三个阶段 , 进入预定环月飞行轨道 。 随后 , 上升器将与环月等待的轨返组合体交会对接 , 将月球样品转移到返回器 , 后者将等待合适的月地入射窗口 , 做好返回地球的准备 。
经过科研团队的数据接收和处理 , 国家航天局昨天公布了嫦娥五号在月面展示国旗的照片 。 这是继嫦娥三号、四号任务后 , 五星红旗又一次展现在月球表面 , 也是五星红旗第一次在月表动态展示 。 两张照片中 , 一张照片是嫦娥五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携带的“全景相机”拍摄的五星红旗在月面成功展开;另一张是“全景相机”的环拍成像 , 图像上方可以清晰地看到已经完成表取采样的机械臂及采样器 。
揭秘
五星红旗选材用一年
首次在月面动态展示的这面五星红旗 , 是用国产的特殊材料制作而成的 , 重量仅12克 。 照片上“嫦娥”手中的国旗在太阳光的照耀下呈现出一抹鲜艳的“中国红” 。 在月面的特殊环境中 , 为了在动态展示过程中保证国旗的完整和鲜艳 , 科研人员仅为之选择材料就用了一年多时间 。
此次月面国旗展示系统的研制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航天三江九部承担 。 与嫦娥三号、嫦娥四号以及玉兔月球车上的国旗采用喷涂的方式不同 , 嫦娥五号国旗是一面真正的旗帜 。 而且 , 由于宇宙中有很强的电磁辐射 , 月球表面还有正负150摄氏度的温差 , 这样严苛的环境决定了普通国旗无法在月球上使用 。
为此 , 科研团队设计了多种展示形式 , 既有记忆合金展示方案、伺服升旗方案、机构展示方案等通过卷轴形式展开国旗 , 也有通过折扇形式展开国旗等方案 。 但通过高低温试验后发现 , 只有卷轴形式展开的国旗比较平整 , 不会出现褶皱、粘连等情况 。 为了保证国旗展开时有足够的强度 , 保持平整 , 研制团队又做了很多理论研究和模拟试验 。 他们发现 , 虽然有些纤维材料的强度很高 , 但染色性能较差;染色性能较好的纤维材料 , 强度又达不到要求 , 所以单一纤维和纺织工艺都无法满足月面环境的要求 。
【出发|嫦娥五号启程回地球 出发前在月表展示国旗】此外 , 据国旗展示系统项目指挥马威介绍 , 国旗展示系统是舱外单机系统 , 从运载火箭抛掉整流罩后 , 从地月转移轨道进入月球轨道 , 再到探测器着陆在月球上 , 它都一直暴露在太空极端环境中 。 研制团队通过试验发现 , 如果把地球上使用的普通国旗放在月球上 , 会在很短时间内褪色、串色分解 。 研制团队一边大量查阅文献资料 , 一边与国内多家大学和科研机构合作 , 还咨询了众多国内知名纺织企业 , 寻找适合在月球上使用的纤维材料 。 团队在选材上花费的时间就超过一年 , 最终挑选出了二三十种纤维材料 , 然后通过热匹配性、耐高低温、防静电、防月球尘埃等物理试验 , 最终决定采用某新型复合材料 , 保证了国旗能够抵御月表的恶劣环境 , 做到不褪色 , 不串色、不变形 。 文/本报采访人员 雷嘉 供图/国家航天局
推荐阅读
- 韶山|嫦娥五号备份存储月壤“安家”湖南韶山
- 嫦娥|“玉兔二号”晒朋友圈啦!
- 杨璐|嫦娥五号备份存储月壤入藏湖南韶山
- 条件|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安家”湖南韶山
- 月球|嫦娥五号备份存储月壤“安家”湖南韶山
- 样品|嫦娥五号备份存储月球样品在湖南韶山存放
- 月球|嫦娥五号备份存储月壤在湖南韶山安家
- CHINA|设计寿命1年的嫦娥三号干了8年:月面工作100月昼
- 嫦娥|嫦娥七号有多难?五台航天器合体内含新月球车,还要制造人工月震
- 媒体|从“新”出发!“闪亮的α”,创造更闪亮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