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网剧崛起,让小清新大爆发丨青春剧30年

之前只有电视台播剧的时代 , 遥控器更多地掌握在父母、长辈的手里 , 剧集的创作就会针对这些相对年长的观众 。 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视频平台的高速发展 , 更多年轻观众获得了选择自己想看的内容的权利和便利 。
【平台|网剧崛起,让小清新大爆发丨青春剧30年】《匆匆那年》所带起的国产青春剧创作风潮并没有匆匆而过 , 绵延了7年持续到现在也未见消退 。 但是在行业内部 , 变化一直在悄悄发生:从数量上的“大爆炸”到品质追求更上一层楼 , 从跟风IP改编+小鲜肉的“成功模式”到在原创剧本上下功夫 , 从打着各种噱头谈恋爱到认真尝试拓宽青春剧的边界……青春剧为什么会迎来爆发?那就是在于网络时代年轻观众获得了内容选择权 。

平台|网剧崛起,让小清新大爆发丨青春剧30年
文章图片

《风犬少年的天空》剧照 图片来自网络
《匆匆那年》是小糖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振华创立“小糖人”后做的第一个项目 , 他回忆该剧筹备期间 , 恰好是网络视频平台逐渐成为主流媒体的时间段 。 在此之前网剧给人的印象就是粗制滥造 , 那时起平台开始尝试制作大规模、精品化的类型剧 。 “要选符合视频平台年轻受众口味的题材 , 视野自然而然往青春剧上面走;其次要找到传统电视剧较少涉及甚至没有做过的品类 。 当时我们说起青春剧的话 , 能想到的只有张一白拍的《将爱情进行到底》 , 还有《十六岁的花季》《十七岁不哭》 , 都是好多年前的了 。 ”

平台|网剧崛起,让小清新大爆发丨青春剧30年
文章图片

《将爱情进行到底》剧照 图片来自网络
作为一部网络自制剧 , 《匆匆那年》的主角是一群高中生 。 朱振华决定用新人演员来出演 , 这样成本能控制在视频平台可承受的范围内 。 以当时的市场环境 , 新人新面孔的剧因为缺乏收视保障 , 很难卖给电视台 , 而互联网视频平台却可以靠反复点播获得长尾收益 , 给这类创新的小成本剧集提供了成长的机会 。 “回过头去看 , 《匆匆那年》的确成为了国产青春剧的一个分水岭 , 之前青春剧数量少 , 之后大批涌现 。 实际上 , 用户的需求当时已经在那里了 , 我们只不过敏锐地了解到 , 并在别人之前把它做出来了 , 它是应运而生的 。 ”

平台|网剧崛起,让小清新大爆发丨青春剧30年
文章图片

《匆匆那年》图片来自网络
导演刘畅从《最好的我们》(2016)开始和青春剧结缘 , 此后执导的《独家记忆》(2019)《棋魂》(2020) , 也都是青春题材 。 他认为国产青春剧从《匆匆那年》开始的繁荣 , 是由于视频网站崛起和网剧的兴起 , 吸引和增加了一波新的观众 。 之前只有电视台播剧的时代 , 遥控器更多地掌握在父母、长辈的手里 , 剧集的创作就会针对这些相对年长的观众 。 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视频平台的高速发展 , 更多年轻观众获得了选择自己想看的内容的权利和便利 。 于是 , 像青春剧这样面向年轻观众的作品自然就越来越多 。
新京报采访人员 杨莲洁
编辑 佟娜 校对 危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