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深度】扒一扒银行理财子的年末大考: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二 )


W总举例说 , 比如 , 理财子可以向客户开放1元起步的产品 , 到了银行理财这边 , 就要5万元起投 , 门槛就不同 。
又比如 , 在销售渠道上 , 目前理财子的产品可以给互联网银行代销 , 特别是傍上微众、网商这种流量大入口 , 理财子拓客优势就很明显;而传统银行理财 , 还受到了渠道限制 。
再看产品可投资的资产类别上 , 银行理财也比理财子的限制要多了不少 。
如果只看理财子运作这一个点 , 那么 , 已开业的机构 , 不管是从门槛上还是代销渠道上 , 都有助于拉进一大批长尾客户 , 获客能力强了不少 。
如果由点及面地来看 , 理财子未开业远不止于获客劣势 , 表外只好统统回表 , 资产端也没人家做得活络 , 有些新产品不能在自己体系里玩 , 无计可施只能想办法做大代销 , 可这代销吧 , 成本就压不低 。
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 一步掉队 , 则步步掉队 。

政策红利的蝴蝶扇了扇翅膀 , 就可能振出银行资管的马太效应 。
在此背景下 , W总如果也想吃到这一波银行们都在布局的资管红利、理财销售红利 , 那就只好加紧在市场上寻觅“头等舱”、“公务舱”里的理财子们谈合作 , 希望能拿到多一些的产品支持 。
颇有些辛酸的是 , 眼看着这些昔日曾是零售“贴身肉搏”的竞争对手 , 甚至有些还是弱一梯队的 , 如今则摇身变成了“座上宾” 。 尤其是 , 在这资产为王的阶段 , 议价权还更多在别人手上 , 难免有几分“寄人篱下”的意味 。
说来吧 , 成功 , 有时候就是 , 七分靠打拼 , 三分靠好命……

理财|【深度】扒一扒银行理财子的年末大考: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文章图片

三、
那坐在“头等舱”、“公务舱”里的已开业理财子们 , 就能高枕无忧了么?也未必 。 如果您看过“愉见财经”早前专栏《理财子公司的“不可能三角”》与《困惑的银行理财子》 , 就了解在这片江湖里 , 实在是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
A总就职于一家已开业的银行理财子 , 在这个年末 , 他最焦虑的issue , 莫过于资管过渡期结束后 , 老产品何去何从 , 以及 , 要不要向监管备案部分老产品 。
啥叫备案?故事还得从头说起 。
现在已是12月了 , 亦即资管新规过渡期的最后一个月了 , 各家机构的老产品已经实现80%以上的大幅压降 , 有句讲句 , 达此成果已经是拼掉了半条老命了 。 所以要做到监管要求的“全部老产品清零” , 现在看还是困难较大 。
于是乎 , 监管又开恩了 , 虽然主流的说法仍然是“全部清零” , 但“愉见财经”多方打听后发现其实监管开了一条口子 , 亦即允许部分银行可将“备案的老产品”最长延期至2022年9月30日清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