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道家园|信息时代,如何防止“被刷脸”?划出“刷脸”边界,各地立法在行动


御道家园|信息时代,如何防止“被刷脸”?划出“刷脸”边界,各地立法在行动
文章图片

从刷脸支付
到刷脸安检登机
再到刷脸认证办事…...
人脸识别
已经深入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然而
不少人在感叹“刷脸”便利的同时
也在担心
这背后有没有安全隐患?
进小区“刷脸” 方便同时有担忧
杭州一小区
小区大门和单元楼门口
都装上了人脸识别设备
居民只要录入信息
刷脸就可进入

御道家园|信息时代,如何防止“被刷脸”?划出“刷脸”边界,各地立法在行动
文章图片

浙江杭州御道家园小区居民 章宝兴:以前要刷门禁卡 , 忘记带了就不能开 , 现在就比较方便 。
但也有居民
对人脸识别采集信息表达了担忧

御道家园|信息时代,如何防止“被刷脸”?划出“刷脸”边界,各地立法在行动
文章图片

浙江杭州御道家园小区居民沈华:我们刷脸 , 所有的信息 , 包括住在哪一幢、我们家有多少人 , 都在物业备案过 , 就怕出现信息泄露 。

御道家园|信息时代,如何防止“被刷脸”?划出“刷脸”边界,各地立法在行动
文章图片

不仅回家要刷脸
有的地方上厕所也要刷脸
广东东莞一公厕
就安装了一种“人脸识别供纸机”

御道家园|信息时代,如何防止“被刷脸”?划出“刷脸”边界,各地立法在行动
文章图片

虽然能够避免浪费
但人脸识别的方式
却引起了一些市民的担忧

御道家园|信息时代,如何防止“被刷脸”?划出“刷脸”边界,各地立法在行动
文章图片

广东东莞市民 陈先生:我一进来就觉得很奇怪 , 为什么厕所要装个人脸识别呢?
人脸识别技术
在校园里的应用也很普遍
如一些能识别人脸的摄像头
进入许多学校的课堂
学生逃课、打瞌睡、走神
都逃不过它的“眼睛”

御道家园|信息时代,如何防止“被刷脸”?划出“刷脸”边界,各地立法在行动
文章图片


御道家园|信息时代,如何防止“被刷脸”?划出“刷脸”边界,各地立法在行动
文章图片

在教室里使用人脸识别
是否侵犯了学生的隐私?
人脸识别技术
到底有没有被滥用?

御道家园|信息时代,如何防止“被刷脸”?划出“刷脸”边界,各地立法在行动
文章图片

【御道家园|信息时代,如何防止“被刷脸”?划出“刷脸”边界,各地立法在行动】近日
由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机构
发布的
《人脸识别应用公众调研报告(2020)》显示
有九成以上受访者
使用过人脸识别
具体应用中
“刷脸支付”最为普及

御道家园|信息时代,如何防止“被刷脸”?划出“刷脸”边界,各地立法在行动
文章图片

有六成受访者认为
人脸识别技术有滥用趋势
有三成受访者表示
已经因为人脸信息被泄露、滥用
而遭受到隐私或财产损失

御道家园|信息时代,如何防止“被刷脸”?划出“刷脸”边界,各地立法在行动
文章图片

北京市居民:如果是密码 , 我可以改 , 如果是人脸识别 , 人脸是不可以变的 , 所以感觉不太安全、不太靠谱 。
划出“刷脸”边界 各地立法在行动
一方面
人脸识别在维护公共安全、
提高社会效率等方面
发挥着不小的作用
另一方面
技术的滥用
也让许多人产生个人信息安全、
财产安全遭侵犯的忧虑
技术本无善恶
用法却有好坏
人脸识别使用的边界到底在哪儿呢?

御道家园|信息时代,如何防止“被刷脸”?划出“刷脸”边界,各地立法在行动
文章图片

近期
多地出台政策
为包括人脸识别在内的
个人信息采集划出边界

御道家园|信息时代,如何防止“被刷脸”?划出“刷脸”边界,各地立法在行动
文章图片

12月1日
天津市表决通过了
《天津市社会信用条例》
将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根据条例
市场信用信息提供单位
不得采集自然人的信仰、血型、
疾病和病史、生物识别信息
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
禁止采集的其他个人信息

御道家园|信息时代,如何防止“被刷脸”?划出“刷脸”边界,各地立法在行动
文章图片

针对越来越多的小区
使用人脸识别门禁
《杭州市物业管理条例修订草案》明确:
“物业服务人不得强制业主通过指纹、人脸识别等生物信息方式使用共用设施设备 。 ”

御道家园|信息时代,如何防止“被刷脸”?划出“刷脸”边界,各地立法在行动
文章图片

若草案通过
将成为国内首部
对小区人脸识别作出规范的正式立法
在国家层面
近日
国家网信办出台细则并征求社会意见
对38类常见App必要个人信息范围
进行了规定

御道家园|信息时代,如何防止“被刷脸”?划出“刷脸”边界,各地立法在行动
文章图片

必要个人信息
就是指缺乏该信息
App就无法提供服务
其中均没有包括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
生物信息的相关内容
像网络直播、短视频、新闻资讯、运动健身、
浏览器、电子图书、拍摄美化等12类App
无须个人信息就能使用

御道家园|信息时代,如何防止“被刷脸”?划出“刷脸”边界,各地立法在行动
文章图片

即将于明年1月1日起施行的《民法典》
在“人格权编”中提出
处理人脸在内的个人信息
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
人脸信息采集
在遵循“最少够用”原则的基础上
还应充分征求被采集人意见

御道家园|信息时代,如何防止“被刷脸”?划出“刷脸”边界,各地立法在行动
文章图片

《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中还明确提出
在公共场所安装图像采集、
个人身份识别设备
应当为维护公共安全所必需
遵守国家有关规定
并设置显著的提示标志

御道家园|信息时代,如何防止“被刷脸”?划出“刷脸”边界,各地立法在行动
文章图片

关于“被刷脸”
很多人吐露心声:
要让居民有知情权
而且首先是要做到通知
说明这里有人脸采集系统

御道家园|信息时代,如何防止“被刷脸”?划出“刷脸”边界,各地立法在行动
文章图片

人脸识别技术普遍应用的当下
专家表示
织密信息保护网
除了立法部门的积极推动
个人方面
也需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时刻关注个人信息安全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 , 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 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 谢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