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省钱化”升级,偷袭谁的珍珠港?


|美团“省钱化”升级,偷袭谁的珍珠港?
文章图片
图1/9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马戎 编辑:汉卿
来源:科技新知(ID:kejixinzhi)
贾玲走在生鲜超市的货架旁边 , 手持喇叭的沈腾带着魔性的表情不断对她喊话:
“鸡蛋一块 。 ”
“西红柿一块 。 ”
“牛奶一块 。 ”
贾玲不敢相信地闭上眼睛:
“一块钱 , 能这么便宜?”
这是美团全新代言人的广告画面 。 在三季报发布不久后 , 美团迅速上线一系列重要动作 , 包括更换平台slogan , 从“吃喝玩乐 , 尽在美团”改为“美团App , 干啥都省钱”;七编辑审核四个字的新代言人官宣;吃喝玩乐1元活动等 。

|美团“省钱化”升级,偷袭谁的珍珠港?
文章图片
图2/9


|美团“省钱化”升级,偷袭谁的珍珠港?
文章图片
图3/9

在美团“省钱化”升级的两大核心中 , 美团支付对应消费金融 , 关乎长期为市场诟病的盈利能力;美团优选对应增量用户与增量市场 , 关乎美团的估值水平维系 , 二者分别从两个方向对外卖业务作出补充 。 相比之下 , 到店、酒旅的座次反而显得下降了 。
01 谁的珍珠港?

|美团“省钱化”升级,偷袭谁的珍珠港?
文章图片
图4/9

2015年 , 微信支付依赖春晚红包撒钱 , 一举完成对支付宝市场地位的追平 。 马云怒斥微信支付的举措是“偷袭珍珠港” 。
在此次品牌升级中 , 美团再次显示出对金融业务的重视 , 两大红包活动均指向绑定银行卡后的美团支付 。 在美团近期的支付页面中 , 也出现对美团月付的引流动作 , 文案为“选我立省X元” 。

|美团“省钱化”升级,偷袭谁的珍珠港?
文章图片
图5/9

如果从美团的发展史看 , 美团于2016年通过收购钱袋宝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 。 理由是从2015年起 , 美团推广的银行卡绑定美团钱包支付遭到监管层叫停 , 并责令3个月内下线整改 。
对美团来说 , 一个独立的支付闭环需要多步走来完成 。
首先做大基础交易规模 , 支付宝曾依赖于淘宝的天量买家;微信依赖于全民级的社交网络 。 而美团坐拥外卖用户、团购用户 , 在相关市场占据头部份额后 , 美团开始有能力在用户基数上对阿里、腾讯造成威胁 。
其次在用户在平台内的消费习惯养成后 , 通过免密支付、红包等便捷方式 , 将用户引入支付业务 , 踢开冗余的支付方式 , 尤其是避免交易数据流向竞争对手支付宝一侧 。
在用户支付习惯养成后 , 重新走上支付宝路线 , 向利润率更稿的理财、保险、消费金融等范畴引流 。
这一进程在今年以来大幅加速 。

|美团“省钱化”升级,偷袭谁的珍珠港?
文章图片
图6/9

今年4月 , 美团上线了对标“芝麻信用分”的“美团新任分” , 5月29日上线了美团月付 。 在外界看来 , 这一产品就是蚂蚁花呗的翻版 , 甚至连扩张策略都完全一样 , 都是借助红包教育用户的消费贷习惯 。
自推出以来 , 美团月付多次推出提升额度、免息支持等活动 , 且提供最高88元单笔消费优惠 。 例如在国庆、中秋双节假期前夕 , 美团对应推出民宿免息 。 同时美团支付页面显示 , 美团月付被列为推荐支付方式 。
7月29日 , 部分美团用户发现 , 美团不再支持支付宝支付订单 。 与此同时 , 社交媒体上涌现大量没有蚂蚁花呗后如何借钱吃饭的问题 。
事实证明 , 美团餐饮业务手上的消费信贷蛋糕 , 有相当一部分流向了阿里 。
尽管微信支付也有消费贷业务微粒贷 , 但腾讯在金融赛道的布局相对保守 , 微粒贷的声量始终不大 。 无论是一边倒向腾讯系 , 报复阿里当年出售美团股权、打压美团估值的一箭之仇 , 还是从现实利益出发 , 稳准狠地对餐饮消费贷实施清场 , 支付宝都成为必须做掉的对手 。
美团面临的另一问题是 , 自身的控制能力有限 , 难以在更大范围内切下支付蛋糕 。
微信支付、支付宝在国内的用户基础 , 是自身用户体量庞大的产物 , 也是支付大战时代狂热地推的结果 。 在支付业务增长初期 , 双方选择向商家和用户双向补贴的方式完成用户教育 。 用户从使用方便的角度考虑 , 也更难接受第三个支付工具 。
而美团的支付疆域过于集中在线上 , 美团能够通过线上交易的高频次、高流量推开美团支付 , 但在对手积淀更深的线下支付场景 , 仅有部分美团合作商户支持美团支付 , 像微信和支付宝那样渗透进每一个菜市场大妈的力量 , 仍然是美团所不具备的 。
这部分场景限制为美团支付加上了天然的天花板 , 即便美团支付有能力打造独立闭环 , 在没有打通线下支付场景的前提下 , 仍然难以挑战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地位 。
02 外卖边缘化?

|美团“省钱化”升级,偷袭谁的珍珠港?
文章图片
图7/9

令人诧异的是 , 在美团的整个“省钱化”升级体系中 , 既无外卖业务的相关宣传片 , 也无外卖业务的大幅推荐页面 , 仅提供了若干外卖相关的现金红包 , 整体优惠力度、引流力度远不如其它业务 。
在阿里系全面进攻本地生活战场的关键时间点 , 美团外卖不需要流量了吗?
如果抛去流量贡献和用户心智贡献 , 单独看外卖业务 , 其对美团利润增长的贡献正在提速 , 但增长的贡献正在放缓 。
美团2020年Q3财报显示 , 外卖业务日均交易笔数同比增长30.1% , 营收额同比增长32.8% , 而在2019年Q3季度 , 相关数据的增幅都在40%左右 。 相比之下 , 美团外卖的营业利润率从2.1%增长至3.7% 。
【|美团“省钱化”升级,偷袭谁的珍珠港?】这表明 , 美团外卖自身已经从播种过度至收获期 。 增长逻辑由千团大战时期的地推+补贴+不放假的暴力增长向规模推动的自发增长转变 。
美团曾在2018年三季度财报中表示 , 外卖利润率的增长主要来源于规模效应及平台的强大网络效应 。 但骑手配送时间缩短、每单配送收益降低的原因同样值得关注 。 有外卖骑手对「科技新知」表示 , 疫情后的每单收益较去年同期有大幅缩减 。
这表明 , 外卖已经不再急需活动导流的增长 。 即便在整个2020年 , 美团遭遇到饿了么的全面进攻 , 但自身仍然显示出佛系、不愿回应的态度 。
如果饿了么用补贴战争夺用户心智 , 美团则用高市场份额的议价权主导商家 , 而忽视用户端的松动迹象 。 至少从美团的“省钱化”升级来看 , 美团仍然对下场重启外卖补贴战维持某种佛系态度 。

|美团“省钱化”升级,偷袭谁的珍珠港?
文章图片
图8/9

对美团来说 , 优选业务相当于外卖业务的转生 。 王兴说:
“我们对优选非常感兴趣 ,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花了好几年的时间 , 对好几个商业模型进行了尝试 。 ”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在美团App首页中 , 美团优选总是以一种C位出道的姿态出现 , 其中置顶推荐又多是一些仅售一分钱的生鲜商品 。
美团的模式是一根绳子上的多个蚂蚱 。 绳子是外卖 , 蚂蚱是到店、酒旅、闪购、票务、电商、支付及金融等等 。 一旦外卖的绳子到头了 , 所有的蚂蚱将无处可去 。 而越过餐饮行业 , 找到自给自足用户的美团优选将是新的绳子 。
与其它巨头相比 , 美团优选的优势 , 在于千团大战以来的地推能力 , 以及外卖用户积累的到家消费习惯 。 在农产品供应链能力上 , 美团面临拼多多的强势竞争;在仓储物流能力上则受到京东的挑战 。 相比之下 , 美团优选仍具备一定的竞争能力 。

|美团“省钱化”升级,偷袭谁的珍珠港?
文章图片
图9/9

更重要的是 , 社区团购不仅仅是买菜本身 , 它更接近于用批发商模式将过去的电商业务重新做了一遍 。
以美团优选为例 , 其商品包括蔬果、肉禽水产、酒水零食、粮油冻品、家具厨卫五大类 。 其中包括大量的厨卫用品、居家衣物等商品 。 除并无拼团要求外 , 美团优选更接近强化物流能力的拼多多 。
而众所周知 , 仿效拼多多杀入电商赛道 , 是美团多年来的夙愿 。 从小美果园复刻多多果园 , 到团好货、“好货拼团” , 无边界的美团始终尝试用拼多多的品类、打法进军电商市场 。
而美团优选 , 则将电商梦与美团擅长的本地生活服务联系在一起 , 对美团显然是一项更优解 。
对于一个万亿市值的巨头来说 , 外卖已经不足以撑起整个市场的梦 , 美团需要社区团购讲述新故事 。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