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v|实验性mRNA艾滋病疫苗前景看好
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NIAID)的科学家表示 , 一种基于mRNA的实验性HIV疫苗在小鼠和非人类灵长类动物中显示出希望 。 发表在《自然·医学》上的该项研究表明 , 这种新型疫苗是安全的 , 并能引发针对HIV样病毒的抗体和细胞免疫反应 。 与未接种疫苗的动物相比 , 接受初免疫苗后多次加强接种的恒河猴 , 感染猴/人免疫缺陷嵌合病毒(SHIV)的风险降低了79% 。 论文合著者、NIAID所长安东尼·福奇表示 , 这一研究结果代表了一种有前途的方法 。
实验疫苗的工作原理类似于mRNA新冠疫苗 , 但并不携带冠状病毒刺突蛋白的mRNA指令 , 而是提供编码指令来制造两种关键HIV蛋白——Env和Gag 。 接种动物的肌肉细胞将这两种蛋白质组装在一起 , 产生病毒样颗粒(VLP) , 其表面散布着大量Env副本 。 这些VLP由于缺乏HIV的完整遗传密码 , 能像HIV一样刺激免疫反应 , 却不会导致感染或疾病 。
研究人员报告说 , 在实验中 , 两次注射形成VLP的mRNA疫苗在所有动物中诱导了中和抗体 。 根据mRNA指令在小鼠中产生的Env蛋白与整个病毒中的Env非常相似 , 这比之前的实验性HIV疫苗有所改进 。
研究团队随后在猕猴中测试了Env-Gag VLP mRNA疫苗 。 疫苗接种方案的细节在接种动物的亚组之间有所不同 , 但都涉及用经过修改以优化抗体产生的疫苗来启动免疫系统 , 并在一年内进行了多次加强接种 。 加强疫苗包含来自两个HIV进化枝的Gag mRNA和Env mRNA , 而不是初免疫苗中使用的那个 。 研究人员使用多种病毒变体来优先激活针对Env中更保守的“共享”区域(广泛中和抗体的靶标)的抗体 , 而不是针对每个病毒株中差异更大的可变区域 。 尽管递送的mRNA剂量很高 , 但疫苗耐受性良好 , 在猕猴中仅产生轻微的暂时性副作用 。
从第60周开始 , 免疫和未免疫猕猴对照组每周通过直肠黏膜暴露于SHIV 。 由于非人类灵长类动物不易感染HIV-1 , 因此科学家在实验环境中使用嵌合SHIV , 因为该病毒会在猕猴中复制 。 经过13次每周接种 , 7只免疫猕猴中有2只未感染 。 其他免疫猕猴的感染总体延迟 , 平均发生在8周后 。 相比之下 , 未免疫猕猴平均在3周后被感染 。
总编辑圈点
【Env|实验性mRNA艾滋病疫苗前景看好】尽管全球科学家进行了近4年的努力 , 但预防艾滋病病毒的有效疫苗 , 仍然是一个难以实现的目标 。 现在 , 新的实验性mRNA疫苗将几种其他HIV疫苗的优点特征结合起来 , 展示了该领域难能可贵的一缕光明 。 科学家们后续也会完善疫苗方案 , 提高生产VLP的质量和数量 。 最终可能会进一步提高疫苗效力 , 从而降低产生强大免疫反应所需的初免和加强接种的数量 。 如果一切顺利 , 我们将很快见到该疫苗在健康成人志愿者中进行Ⅰ期试验 。 采访人员张梦然
推荐阅读
- 技术|新冠mRNA疫苗的专利战争
- 技术|科学家归国创业:希望利用mRNA技术研发药物和疫苗造福世界
- 唾液|实验性口香糖或可减少新冠病毒传播
- 病毒|研究:实验性口香糖可捕获新冠病毒并抑制传播
- meme|一个专为元宇宙而生的去中心化、社区驱动的实验性meme代币
- 接种|mRNA疫苗被批准作为加强针开展试验,沃森股价逼近涨停:回应来了
- 许可|我国新冠 mRNA 疫苗作为加强针的临床试验已获科技部许可
- IT|澳研究人员开发实验性“集体感知”技术让联网汽车检测到隐藏的危险
- IT|莫德纳:6至11岁儿童接种两剂mRNA新冠疫苗耐受性良好
- IT|FDA正推迟批准Moderna用于青少年的mRNA新冠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