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跨越半个地球的“太空授课”是如何实现的?( 二 )
2008年 , 中国自己的中继卫星工程正式开建 , 并有了一个直观的名字“天链” , 而负责执行中继卫星测控任务的北京空间信息传输中心团队 , 因为运用天链卫星在天地之间搭建了高速的信息通道 , 因此有了一个浪漫的任务代号——“天路” 。
当年的4月25日 , 天链一号01星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完美出征 , 由其构建的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TDRSS)从根本上提高了测控、通信的覆盖率 。 天链一号01星的成功发射 , 标志着我国从此拥有了太空数据的“中转站” , 它可以为中、低轨道的航天器提供天基测控、数据中继与测定轨服务 , 相当于把地面测控数传站升高到几万公里的轨道高度 , 既提高了数据回传时效性 , 又增强了应急协调联动能力 。
单长胜介绍称 , 一颗“天链”卫星能观测到中、低轨道航天器的一半轨道 , 两颗“天链”卫星能覆盖大部分轨道 , 三颗“天链”卫星组网就可以实现全球覆盖 。 因此 , “天链”卫星也被成为“卫星的卫星” 。
同年 , 天链一号01星就参与并圆满完成了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数据中继任务 。 中国首位进行太空行走的航天员翟志刚所创造的“我已出舱 , 感觉良好”经典一瞬 , 正是通过天链一号01星实时传回地面 。
2011年7月18日 , 天链一号02星发射升空 , 标志着我国中继卫星系统建设迈入了多星组网运行阶段 。 2012年7月25日 , 天链一号03星发射成功 , 三颗卫星组网运行 , 正式实现了对中、低轨航天器近100%的轨道覆盖 , 我国也正式成为了世界上第二个拥有对中、低轨航天器具备全球覆盖能力的中继卫星系统的国家 。
在太空中圆满打造“天链”之后 , 中国也有条件进行意义深远的“太空授课”活动 。 2013年 , 航天员王亚平在“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组合体中首次给全国的中小学生进行了一次生动的太空授课 。 当时 , 组合体到达“天链”卫星预定捕跟等待点后 , 天路团队立即完成了“天链”卫星与航天器的双向捕获 , 随后 , “天链”卫星与地面站、测量船共同搭建了天地实时视频直播系统 , 保障授课时长达五十多分钟 。
单长胜告诉《环球时报》采访人员 , 实际上 , 一颗”天链“中继卫星即可支持”太空授课“全程 , 不需要中间切换中继卫星 , 太空授课时间大约是50分钟左右 , 而目前中国空间站在惯性姿态下飞行 , 一颗中继卫星的可跟踪时长大约是 55 分钟左右 。 天链中继卫星的天线能够实时、准确跟踪空间站组合体 , 确保信号的双向可靠传输 。
而此次“太空授课” , 新一代的中国“天链”则展现了更强大的功能 。 单长胜称 , 新一代天链卫星增加了新的成员 , “天链一号”04星和 “天链二号”01星 。 新成员的加入使得天链的传输的速率大大提升 , 从而带来的是更加清晰的话音 , 和更为流畅的画面 。
推荐阅读
- 技术|小米12 Pro温控数据公布:王者荣耀近满帧玩半个小时最高43.5度
- 鸿沟|智慧助老需跨越“接入、使用、知识”三道“数字鸿沟”
- 公司|满意服务、十分信赖——湖北电信适老化服务助力年长客户跨越“数字鸿沟”
- 动车组|跨越山海 中国轨道交通迈向智慧未来
- Neo|2021余额仅剩半个月:元旦、春节放假安排公布!多款重磅新机要发
- 数字鸿沟|重庆将构建“老年科技大学”工作体系 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 英雄|2021余额仅剩半个月
- Apple|苹果周一收盘跌超2% 未能跨越3万亿公司里程碑
- |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如何避免“网络沉迷”
- 长盈精密|天机智能动态平衡术:在稳定中跨越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