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技术 , 生态是另一个国内AI产业发展必须正视的问题 。
在斯坦福大学编制的《人工智能指数报告2021》中 , 有这样一个有趣的反差:顶会顶刊论文发表量上 , 中美学术界已互有短长 , 中国学者在热门方向上 , 更善于快速跟进 , 复现更好结果 , 然而高引论文和ArXiv论文两项指标上 , 中美之间仍有较为明显的差距 , 背后所折射的 , 是数量化考核指标之外 , 研究生态的多样性、丰富性差异 。
文章图片
中国AI开发者生态 , 较美国仍显得相当“单薄” 。
人工智能技术更多原创、独创成果的涌现 , 一方面需要破除“SCI至上”的学术界人才选拔倾向 , 另一方面 , 产业界 , 特别是领导型企业的担当也必不可少 。
当天活动上 , 百度集团副总裁、深度学习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吴甜的主旨演讲 , 主题正是“生态” , 她提出 , “建设飞桨需要抓住的关键点有三个 , 技术持续创新、功能体验以开发者的需求为首位 , 以及广泛地与生态共享、共创 。 ”
生态方面 , 飞桨更进一步 , 发布了“大航海”计划2.0 , 在启航、护航、领航三大航道基础上 , 新增“共创”计划 , 以飞桨平台为基座 , 社区开发者共创工具、模型、产业案例与实践经验;形成产业创新需求对接平台 , 共创产学研用正循环;与生态伙伴一起建设人工智能产业赋能中心 , 共创区域创新生态 。
在会场外布置的开发者市集中 , 和机器人猜拳、二次元人物自动循环生成、超级马里奥快速通关、与苏东坡在国画中对话……这些极具极客范儿的项目 , 均来自于飞桨平台上的高校、三方企业 , 乃至个人开发者 , 从与他们的交流中 , 笔者确实感受到了飞桨在开发者社区建设上持久而真诚的投入 。
值得一提的是 , 本次大会会场 , 金色炉台·中国宝武钢铁会博中心 , 是由高炉车间改建而来 。
始创于1938年的上钢一厂 , 曾经是华东地区最大的钢铁企业 。
2018年该厂停产后 , 其2500立方米高炉所在厂房被改造为会展设施 , 巨大的高炉则保留了下来 。
硕大的高炉与科技感十足的会场展陈相映衬 , 形成强烈的赛博朋克景观 。
传统与未来于同一空间的交错 , 也恰是中国产业发展动能新旧转换的写照 。
飞桨的未来值得关注 , 而百度等中国科技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持续摸索与投入 , 也令人对属于中国人的重大原创成果到来 , 有了更多信心 。
推荐阅读
- 下架|APK Installer 和 WSATools 同时躺枪:冒牌应用登陆微软应用商店
- IT|新航空图像拍摄系统Microballoon:可重复使用且成本更低
- Windows|Windows 11“Sun Valley 2”将引入对第三方Widgets的支持
- 模型|2022前展望大模型的未来,周志华、唐杰、杨红霞这些大咖怎么看?
- 模型|经逆向工程,Transformer「翻译」成数学框架 | 25位学者撰文
- 控制|Azure Database for MySQL Flexible Server上线
- 化纤|JXK STUDIO 虎年肥猫 1/6仿真动物模型手办可爱摆件
- 模型|达摩院2022十大科技趋势发布:人工智能将催生科研新范式
- 模型|李彦宏:中国迎来AI黄金十年,集度汽车机器人明年亮相,智能交通10年内解决拥堵
- 模型|神经辐射场去掉「神经」,训练速度提升100多倍,3D效果质量不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