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之战|对中国的游戏改编动画来说,《双城之战》到底好在哪里?(上)( 三 )


在优秀的故事情节和立体的人物塑造下 , 《双城之战》让游戏角色变得饱满生动 , 这对于原本以人物外形和技能为卖点的MOBA游戏来说 , 显然能够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 而众多游戏角色再次通过动画剧情的成功塑造 , 也让《双城之战》的版本英雄皮肤不愁卖了 。

动画不仅在游戏角色塑造方面是成功的 , 原创角色亦有血有肉 。 比如希尔科 , 既是反派 , 又是祖安的革命者 , 还是金克斯的“父亲” , 拥有的多重身份注定了他在这动荡世界中最后的命运 。 这种不讨喜的角色身上所存在的极大真实性 , 带给了观众强烈的情绪感染力 。 拳头将这个形象饱满的角色做到了自走棋《云顶之弈》明年2月的版本中 , 衍生动画角色反哺游戏 , 这在游戏改编动画作品中倒是相当少见 。
动画艺术风格高度还原游戏作为一款面向全球玩家的网游 , 《英雄联盟》的角色设计都是从多国文学、美术、电影等各类文化中汲取灵感 , 构建多样化和感官化的游戏形象 , 通过故事、氛围、细节以符号化与颜色的象征意义来刻画人物 。

为了实现最强烈的角色辨识度和最成功的商业前景(即卖皮肤) , 《英雄联盟》在角色设计方面追求建模略夸张化 , 配以高饱和度的配色 , 最终形成了介于卡通和美漫风格之间 , 属于《英雄联盟》的独特美学风格 。 这种美术风格相较于更加硬朗的美漫 , 更能讨好低龄用户 。 这一点 , 玩家早已透过《英雄联盟》原画中蕴含的故事、气氛和细节构筑的整体氛围感受到 。

在《双城之战》中 , 城市背景设定、人物形象粗看偏向于美漫 , 实际上仍旧是高度符合《英雄联盟》的美术风格 。 来自游戏里的角色 , 蔚的红头发 , 金克斯的蓝发 , 凯特琳的蓝紫发 , 以及动画原创角色 , 希尔克、范德尔、梅尔等角色 , 皆以独特的外形塑造、丰富的色彩和极高的色饱和度 , 让观众过目难忘 。
这部动画出色地把《英雄联盟》的设定、角色和风格糅合进了整个故事中 。 正如拳头在接受采访时所说的 , 希望《双城之战》可以成为游戏改编动画的“天花板” , 动画也确实做到了 。 不管是耗时接近6年、超过7000个手绘镜头和10000张背景原画 , 以及成熟的运镜和特效带来的酣畅淋漓的打斗情节 。 最重要的 , 是以小人物的故事推进到整个世界观的展开 , 动荡环境之下各个小人物的成长和变化让非玩家也可以沉浸在故事中 , 最终实现了从动画到游戏的反哺 。 《双城之战》第一季虽然结束了 , 围绕动画的二次创作却层出不穷 , 这反而让观众更加期待第二季 。 再加上拳头以动画为出发点反哺游戏的商业开发仍在继续 , 《双城之战》为《英雄联盟》IP带来的后续效应不可小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