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网文论|从升级文到无限流:游戏化的网络文学与时代想象力( 三 )



游戏|网文论|从升级文到无限流:游戏化的网络文学与时代想象力
文章图片

藤原龙在《大逃杀》中扮演的角色
日本学者宇野常宽在《00年代的想象力》一书中专门讨论了(泛)大逃杀题材作品在日本大量出现的时代背景 。 宇野常宽认为 , 21世纪第一个十年 , (泛)大逃杀题材在日本流行 , 与2001年发生的两个重要事件密切相关 。 其一是发生在美国的“9·11”恐怖袭击事件 , 其二则是小泉政府上台后开始在日本实行新自由主义政策 。 宇野常宽认为 , 经历过二战战败和20世纪90年代初泡沫经济的破裂 , 日本已经进入了一种典型的后现代社会状况 , 由于宏大叙事的崩溃 , 社会本身变成了难以理解且不可信任的存在 。 于是 , 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文艺作品呈现出一种“心理主义”的特征 , 在这些作品中 , 主人公陷入价值观的迷失之中 , 无法通过社会行动实现自我认可 , 并意识到自身的任何积极行动都必然会对他人造成伤害 , 因而沉溺于对于那个充满缺陷的、自伤自怜的静态自我的接纳 , 代表作品是日本经典原创电视动画《新世纪福音战士》 。 但到了21世纪初 , “9·11”恐怖袭击与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带来的残酷的社会竞争使日本社会普遍地产生了一种“幸存(survive)意识” , 也即如果不参与社会的厮杀和搏斗 , 就无法在残酷的社会中幸存下来 。 对于“9·11”事件 , 当时的日本人没有将它视作是一次单纯的邪恶的恐怖袭击事件 , 或者是长期受到压迫的弱者向强者的绝望反击 , 而将之看作两种不同的文明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冲突与竞争 。 也就是说 , 在21世纪初 , 日本社会并未回到具有统一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 , 人们在相同的晋升系统中彼此竞争的现代社会状态 , 恰恰相反 , 人们以一种“决断主义”的姿态 , 各自选择自己想要相信的小叙事 , 并以这样的方式加入战局 , 诸小叙事共同体之间展开了你死我活的残酷斗争 , 这就是大逃杀类故事所反映的社会思潮 。
与此相关 , 宇野常宽还提供了另外一个在世纪之交发生变化的作品序列 , 那就是日本最著名的少年漫画杂志《周刊少年JUMP》上连载的主流少年漫类型的变迁 。 以1995年前后为界 , 《周刊少年JUMP》的主打少年漫作品的主要类型从“淘汰赛”模式转向了“卡牌战斗”模式 。 “淘汰赛”模式的代表作品如《龙珠》《圣斗士星矢》等 , 主人公致胜的关键在于“友情”与“努力” , 基本的剧情结构类似于一场武道竞技大会 , 参赛者们拥有相同的力量体系 , 具备天赋与信念、通过努力不断磨炼技艺的主人公会成为最强者 。 而“卡牌战斗”模式的代表作则是《JOJO的奇妙冒险》等作品 , 在这类作品中 , 不同的人物拥有截然不同的能力 , 这些能力各有强项和短板 , 无法简单进行强弱比较 。 决定战局的不再是“友情”与“努力”、技艺的高低 , 而是战斗的智慧 , 充分利用情报与情境 , 扬长避短 , 才能获得胜利 。 这种变化同样是小叙事林立状况下的社会动员战在文艺作品中的折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