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界|疯狂采集路人信息,便利蜂突破了商业边界 | 沸腾


边界|疯狂采集路人信息,便利蜂突破了商业边界 | 沸腾
文章图片

▲便利蜂门店 。 图/IC photo
提起便利蜂 , 很多人都知道这是一家新兴的便利店企业 。 但是 , 便利蜂官方宣称 , 自己表面上看是一家便利连锁店 , 其实是一家数据公司 。 南方周末采访人员调查之后发现 , 果不其然 。 便利蜂不仅把算法用到了极致 , 更是把信息数据采集做到了几乎“无孔不入” 。
消费者以为“便利蜂”一词重心在“便利” , 而企业更看重自己“蜂”的特性 。 蜂类的神奇在于既有单眼 , 又有复眼 , 即便一动不动也能把周边环境的变化“捕捉”下来 。
根据南方周末的报道 , 消费者只要进了便利蜂 , 就等于进入便利蜂的“捕捉”视野 , 一举一动都会被收集起来 , 成为系统决策的依据 。 当然 , 店内全方位无死角覆盖的摄像头 , 也不会遗漏店员 。 被实时监督的店员随时要接受来自系统的指令 , 发现货架空缺会报警 , 只要报警就要罚款 。
当然 , 把算法用于商业 , 不是便利蜂的首创 。 逐渐成为共识的是 , 把算法用于商业 , 确实能有效提升经营效率 。

边界|疯狂采集路人信息,便利蜂突破了商业边界 | 沸腾
文章图片

【边界|疯狂采集路人信息,便利蜂突破了商业边界 | 沸腾】▲便利蜂的官方宣传中对数据的强调 。 图/便利蜂官方公众号截图
比如 , 一般便利店都是通过店长经验来选品 , 而便利蜂是通过抓取当地消费者在相关电商平台的消费数据、在各个社交平台的点评数据、在其他店铺的过往销售数据 , 放进公式 , 计算收益、排名 , 然后就能选定商品并确定商品摆放位置 。 有了这种强大的系统和算法 , 在便利蜂6个月就能培养一名店长 , 5天就能培训一名店员 。
算法离不开海量数据的支撑 。 便利蜂既然如此依赖算法 , 必然会对数据信息怀有强烈渴求 。 这家企业在数据信息采集方面也展示了令人惊叹的专业能力 。
在便利蜂有一种拍摄叫“贴拍” , 真的给被拍摄者以贴身拍摄的感觉 。 便利蜂在进入一个城市之前 , 要先进行一轮地毯式的贴拍 , 此为“预采” 。 进入城市之后还有“新址采集” , 开店后还有“专题拍摄”或复测 。 根据总部的指令 , 目标店铺附近 , 一平方公里以内的小区、学校、写字楼、培训机构、医院以及政府机关 , 都要进行拍摄 。
便利蜂信息采集之细致 , 从细节上可见一斑 , 进入楼宇内要拍水牌 , 进入车库要统计停车数量 。 最令人惊诧的是 , 便利蜂在拍摄对象和拍摄区域的选择上也近乎无所顾忌 。
南方周末采访人员在便利蜂后台系统看到了采集对象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的信息采集记录 。 此外 , 交通部、国家旅游局、国家文物局、海关总署以及部分央企、银行等也在其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