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游戏,只是我们的天性啊”( 三 )


这就是《游戏与人:我们为什么需要游戏》这档节目中说的 , 提高我们的「游戏素养」 。 正如我们知道某本书不好仅仅是这本书的问题 , 某个游戏不好也不代表所有游戏都是害人的 。
??

社会|“游戏,只是我们的天性啊”
文章图片

《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
音频节目《游戏与人:我们为什么需要游戏》的主讲人刘梦霏是游戏研究学者、游戏化设计师 , 现任数字创意媒体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 曾经是中华电子游戏研究协会副主席、理事 。
她主要从事游戏史和游戏设计相关的研究 , 尤其关注游戏的本质和游戏与人、社会的关系等话题 , 同时她也是一位资深游戏玩家 。 这使她既了解游戏玩家的真实心理 , 又能从学术的角度客观看待游戏 。
节目中 , 刘梦霏会从历史、社会学、政治学等多个角度解读游戏 , 用跨学科的思维方式 , 深入梳理人类对游戏的痴迷与反思 , 帮助我们理解不同文化对游戏的态度 , 了解游戏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 拓展我们对游戏的认知和想象 。
我们可以在节目里学会建立一种认识世界的游戏视角 , 用游戏规则重新定义我们自己与我们所处的社会 , 从而更好地了解自己与世界 。
《游戏与人:我们为什么需要游戏》这门课扮演的是一面镜子的角色 , 让我们意识到自己在游戏之中是什么样子 , 进而获得一种自我意识的觉醒 , 并建立一种主体性 。 这样 , 我们就可以「成为一个自觉玩家」 , 而不是被游戏摆布的玩物 。
????
长按上方海报识别进入节目
或点击阅读原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