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在质疑与包容中看电竞( 三 )


另一方面 , 青少年一旦觉得与父母没有共同语言 , 就容易在网游中去寻求认可 。 在农村 , 部分青少年更甚 , 由于缺少父母的陪伴 , 与年迈的爷爷奶奶又实在难有共同语言 , 他们更容易游戏成瘾 。 近年来 , 因网游成瘾而导致亲子关系破裂、荒废学业 , 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案例 , 无不让我们痛心疾首 。
故而 , 我们认为 , 建设“无网游日”正当时 。 我们希望通过国家宏观政策指引 , 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严控沉迷游戏的必要性和沉迷游戏的危害 。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 , 是民族的希望 。 “少年强 , 则国强”从来不是一句空话 。 我们希望青少年不要沉溺于一块小小的屏幕 , 而是放眼于大千世界 , 切实体味百态人生 。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 。 青年人应在时代舞台上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 。 所以我们再次呼吁: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 期待你们心怀梦想 , 勇敢前行 , 不负韶华 。
一位中科院院士
2021年11月17日
学生作文3
汇八方之力 , 共谋治本之道
□黄睿玮 广州六中高三(2)班
亲爱的各界人士:
你们好 。
“双减”政策背景下 , 网络游戏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 EDG夺冠后产生的连锁反应更是引发了各界的广泛争论 。 作为一名网络公司负责人 , 我以为 , 网络游戏和电竞行业的发展乃大势所趋、时代特点 。 对网游“一刀切”的极端做法断然不可 , 唯有汇八方之力 , 理性客观地采取合理措施 , 方可解决实际问题 。
曾有中科院院士呼吁设定“无网游日” , 警醒青年“命运掌握在你们的手里 , 而不是你们的手机里”;也有家长联名上书 , 希望根除影响孩子未来的这一“毒瘤” 。 这些做法不难理解 , 为了避免孩子们沉迷手机 , 对网游的斩草除根不失为一种有效之举 。 然而 , 网游并非诸位口中的“万恶之源” , 命运也从不会因某单一事物而改变 。 只能各方共寻治本之道 , 齐心共进方能解此困局 。
有调查显示 , 农村青少年已然成为网络成瘾“重灾区” 。 对于他们 , 禁止网游便是治标不治本 。 推动城市之间异地上学 , 让父母多关心、疏导孩子的成长 , 学校与社会携手加强网络教育 , 这才能帮助孩子们提高自控能力 , 把握正确的娱乐方向 。
面对当下青少年的网瘾问题 , 我们游戏公司方面已经在采取措施 , 承担起了应尽的社会责任 。 比如实名认证和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统 , 已开始限制青少年的游戏时间 。 不少孩子们已从“线上开黑”转为“线下碰面” 。 他们对游戏的热情不会消散 , 但开始以更贴近生活的形式满足对娱乐的需求 。 网游当然不应成为影响孩子们成长的“背锅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