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在质疑与包容中看电竞( 四 )


“水可载舟 , 亦可覆舟 。 ”对网游的正确看待与使用 , 甚至会助推孩子们的全面发展 。 游戏是孩子们的朋友 , 会玩的孩子更有未来 。 EDG夺冠之夜 , 不少高校创建线下观赛点 。 诸多高校平时也会举办网游比赛 , 其中不乏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 。 由此可见 , 网游并未被高校抵制 , 热爱网游也未曾成为学子们考取名校的“拦路虎” 。 相反 , 网游可能还让学生在繁忙的学习之余多了一种宣泄情绪的途径 。 如何理性地对待网游 , 才是我们应思考的问题 。
电竞项目进入亚运会 , EDG夺冠引发狂欢 , 已昭示着网游的发展不可阻挡 。 为了孩子们的未来更加闪耀 , 唯有汇八方之力 , 共谋治本之道 。
一名网游公司负责人
2021年11月17日
教师点评
“网游猛于虎耶?!”EDG 夺冠 , 再次点燃这个近年来争论不休的话题 。
任何一个人站在自己的立场都非常容易陷入情绪化表达 , 不过 , 这个题目设置了三个“他者”的角色 , 这样更容易让“作者”理性表达 , 以产生思辨性的结论和建设性的建议 。 “国家电竞队队员”现身说法 , 纵论电竞承载的“经济价值”和“体育精神” , 引导人们以包容的心态看待争议事物;“中科院院士”直陈青少年沉迷网游和网游公司“狂轰滥炸”诱导的客观事实 , 呼吁“青少年不要沉溺于一块小小的屏幕 , 而应放眼大千世界 , 切实体味百态人生”;“网游公司负责人”一方面在揭露家庭和社会“甩锅”网游是不负责任的 , 一方面坦陈愿意积极主动改进防沉迷系统 , 参与齐抓共管 , “汇八方之力 , 共谋治本之道” , 给网游行业和孩子未来以更加清朗的未来 。
读罢三封“公开信” , 虽然阐述逻辑存在一些瑕疵 , 但我想各方应该都会有所“释怀”吧 。 正所谓 , 孩子的归孩子 , 成人的归成人 。 正视问题 , 公平讨论 , 而不是“非黑即白”“你死我活”的“有罪推论” , 那么 , 大家都会有一个霞光满天的未来 。
(广州六中语文教师 肖刚)
非师点评
首先不得不说 , 这个作文题出得特别好 , 特别应景 , 特别切中时代的焦虑和困惑 。
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写文章 , 不仅仅是一种不加了解的本能辩护 , 更是一种深入的思考 。 黑格尔说 , 凡存在即合理 。 可是我们确实要追问 , 是在哪种意义上、哪个范畴里、哪个层面上合理?网游或电竞游戏便是如此 。
这几篇作文都能够体现出这种“范畴”的意识 。 先承认相反观点的合理性 , 然后再开掘出自身立场的价值与意义 , 而不是坚决否定 , 搞一刀切 。
第一篇作文写出了电竞游戏也是一种体育竞技 , 它蕴含着可能与机遇;第二篇作文认为我们不要沉溺于小屏幕 , 应该放眼大世界 , 体会百态人生;第三篇作文认为应该合理地控制网游的时间 , 不要剥夺孩子们的乐趣 。 这三种结论都令人深思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