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星|人类最大太空望远镜今日发射,探索136亿年前的宇宙( 三 )


2010年 , 《自然》将韦伯望远镜比喻为“The telescope that ate astronomy(吃掉天文学的望远镜)” 。 20多年间 , 韦伯望远镜也确实如“饕餮”般源源不断地吞噬美国天文学的经费和资源 , 从一开始的5亿到10亿一路飙升到了88亿美元 , 如今造价约100亿美元 , 是NASA历史上最复杂、最昂贵的天文项目 。
发射时间也一再跳票 , 有计划过2011年发射 , 后来改到2014年 , 之后又推迟到2019年 , 到今年也是几经推迟 。 由于一再延迟发射 , 它被戏称为“鸽王” 。 不过NASA主管科学的副局长Thomas Zurbuchen表示 , “当你搞一座价值100亿美元的望远镜时 , 保守点是最重要的 。 ”
如今 , 这台由NASA、欧洲航天局和加拿大航天局共同研发的世界最大太空望远镜漂洋过海5800英里(约9334公里) , 从法属圭亚那库鲁发射升空 , 踏上距离地球150万公里的旅程 , 耗时约1个月才能抵达目的地 。
韦伯望远镜承担了四大科学目标:寻找大爆炸后形成的第一批星系或恒星;确定星系从形成到现在是如何演化的;观测恒星和行星系统的形成;测量行星系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 并研究这些系统中存在生命的可能性 。
但它到底能看多远?NASA曾对这一问题作出回应:宇宙已有138亿年历史 , 而第一批星系发出的光已经传播了136亿年 。
这意味着 , 韦伯望远镜或许能观测到那时候宇宙的“模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