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塔|这个不以盈利为目标的部门,为腾讯游戏的「基建」布局了五年( 七 )


去年底 , 腾讯游戏学堂成立了独立游戏孵化器 , 由GWB负责协调腾讯游戏各部门的资源 , 深度扶持一些高潜力的独立游戏提升品质 。 葡萄君曾在今年采访过孵化器的负责人Indigo , 他表示 , 对于这样的项目 , 他们要“当做自己的项目去做 , 我们也是项目的一份子 , 尽量提高成功率 。 ”具体到数字上 , 他们希望成功率能达到50%以上 。
五年过去 , GWB已经越来越像一个平台——在通过赛事和项目孵化作品的同时 , 它也在通过游戏品鉴会、开发者沙龙这样的行业活动 , 以及公众号“腾讯GWB游戏无界”这样的媒介 , 更广泛地向行业输送经验、能力、资金等各种资源 。
在它的介绍册扉页 , 写着纪伯伦《先知》中的一句诗 , 让我印象深刻:“不要因为走得太远 , 而忘记为什么出发” 。

04 结语:目标从未变过 , 新鲜感也是 说实话 , 撰写这篇文章的过程 , 让葡萄君感觉相当焦灼——腾讯游戏学堂这五年来做的事真是太多、太广了 , 以至于文章中的每个部分 , 单拎出来都足以单独成文 。 而面对海量的素材、资料……我竟然要在这一篇文章里把它们串起来 。
但当我真正将这些资料全看了一遍之后 , 我发现事情其实没有那么复杂——五年过去 , 社会和行业的变化都可以说是沧海桑田 , 但腾讯游戏学堂的定位和目标并没有变过 。
总的来说 , 他们的目标有两个:对内是“以人才发展促进业务发展 , 人才成长推动业务成长”;对外则是“为游戏人创造更多可能” 。 而这两件事的本质 , 其实就是围绕人才、知识以及行业生态 , 做出的一系列底层基建 。
这样的自身定位并不容易保持 , 因为这相当考验心态与长期投入——毕竟这些事的即时反馈都没有那么强 , 甚至可能要在多年后才能开花结果 。 但这也正是它的价值所在 , 因为当知识和人才真正沉淀下来 , 整个游戏行业的生态发展都会因此受益 。
夏琳也告诉葡萄君 , 或许年轻时许多人都想一战成名 , 但现在 , 她很想带着团队做一些“正确而有长远意义和价值的事情” , 以至于在每一个新同事进入腾讯游戏学堂时 , 她都会和他们强调:“这跟你以前做业务有很大的区别 , 你要想好是否愿意在这里扎根 , 因为在这里做事 , 效果可能会产生得很‘慢’ 。 ”
除了腾讯游戏学堂的事务之外 , 夏琳也同时也是着腾讯互娱自研体系管理部总经理 , 负责一些业务策略的制定 , 这两件事似乎都很考验人的长期心态 。 而在提到这五年来的感受时 , 夏琳却表示 , 这种长期投入反而让她觉得新鲜:“业务市场策略能带给我新鲜感 , 加上把内容快速应用到学堂运营和建设中的挑战 , 让我在这五年的时间里 , 都处于一种兴奋的状态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