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这款APP被教育部喊停( 三 )


专家观点:
网络学习工具是“双刃剑” , 要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事实上 , “拍照搜题”这一类的APP从面市起 , 就存在争议 。
开发商和运营商认为 , “拍照搜题”类APP , 就好比老师或一个成绩优秀的同学在身边 , 便于学生获得解题的思路 。 而质疑者认为 , 这非但不便于学生自主学习 , 还便于学生偷懒 , 直接通过APP获得答案 , 有不少学生下载这类APP , 就是为了快速完成作业、抄袭答案 。
对于“拍照搜题”类APP的监管并非首次 , 要求这类作业APP暂时下线 , 这是执行“双减”的规定 。 今年7月 ,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 , 明确线上培训机构不得提供和传播“拍照搜题”等惰化学生思维能力、影响学生独立思考、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不良学习方法 。
教育部|这款APP被教育部喊停
文章图片

学生对“拍照搜题”类APP的大量应用、甚至是依赖 , 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已经开始产生了负面影响 。
“学生学得怎么样 , 以往教师通过作业批改就能一目了然 。 现在学生学得怎么样 , 作业并不能真实反应学生的学习情况 。 还有些学生甚至出现了平常作业都很好 , 一到考试就不行的情况 , 无疑这给日常教学带来了新问题 。 ”上海市甘泉外国语中学副校长郝晓刚认为 , 对于“拍照搜题”类APP应该对学生进行限制使用 , 因为长期“抄作业”的学生常常误以为这题目是自己做出来的 , 导致老师上课讲题时常常心不在焉 。 经常抄题对学生发散性思维训练产生很大局限 , 一道题目明明可以有多种解法 , 有些学生还可以创新地用新方法去解题 , 现在学生一用上“拍照搜题”就变成了“千篇一律”的答题 , 有时甚至还有错误的“千篇一律”解答 。
网络学习工具都有两面性 , 是把“双刃剑” 。
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看来 , 问题不在于作业类APP , 而在于使用作业APP的学生 , 如果学生有自主学习能力 , 那就会发挥网络学习工具的积极作用 , 因此 , 不是要取消“拍照搜题”这类APP , 而应该加强对学生的监护、引导 ,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管理能力 。 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管理 , 并不容易 , 而“拍照搜题”类APP的存在 , 又在刺激学生的依赖性 。 因此 , 很多家长呼吁取消这类APP , 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能力创造良好的环境 。
此次对“拍照搜题”类作业APP进行暂时下线处理 , 并非不允许所有作业类APP存在 , 而是要趋利避害 , 限制作业APP的弊端 , 发挥作业APP的优势 。 熊丙奇指出 , 作业APP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 , 在布置个性化作业、弹性作业 , 反馈学生作业效率等方面还是具有其优点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