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飞机|2021年,这些火箭首飞缘何“打水漂”?( 三 )


航天飞机|2021年,这些火箭首飞缘何“打水漂”?
文章图片

BE-4液氧甲烷发动机
BE-4采用分级燃烧循环 , 设计推力240吨 。 选定后 , BE-4的研制遭遇了严重技术问题 , 于是2019年初将整个预燃室-涡轮泵系统推翻重来 , 之后经两年研制仍无法稳定工作在额定推力上 , 迟迟未能交付 。
为尽可能减少对进度的拖累 , ULA只能重排试验进度 , 单独将芯一级贮箱拉到发射台开展测试 , 上演了一场巧“箭”难为无“机”之飞的尴尬戏码 。
一机“坑”两箭 , 推迟本常态
BE-4的研制窘境不仅拖累ULA , 也影响了蓝色起源公司自家的新格伦火箭的研制进度 。 “新格伦”原定今年末的首飞日期早已不提 。 常言道 , “屋漏偏逢连夜雨” , 今年蓝色起源公司在登月舱合同中落败SpaceX公司后 , 创始人杰夫·贝索斯不依不饶 , 不断抗议、投诉乃至起诉美国宇航局 , 要求重发或为其额外颁发合同 , 并公开抨击SpaceX公司的登月舱方案 。
航天飞机|2021年,这些火箭首飞缘何“打水漂”?
文章图片

新格伦运载火箭想象图
这一系列行为引起了公司部分员工的不满 , 在社交媒体上公开称不同意公司的观点 。 加之蓝色起源公司自身管理的积弊已久 , 于今年秋天爆发了一场核心员工离职潮 , 一系列动荡使“新格伦”的研制进度雪上加霜 。
上文这些“放鸽子”的火箭只是冰山一角 , 近年来航天领域新研制火箭进度推迟 , 经费上涨几成常态 。 例如 , 欧洲的阿里安6火箭受新冠肺炎疫情、发射台建设缓慢、资金不足等原因影响 , 发射推迟至2022年末 。
航天飞机|2021年,这些火箭首飞缘何“打水漂”?
文章图片

阿里安6运载火箭发射想象图
日本的H-3火箭芯一级采用了新型LE-9氢氧发动机 , 膨胀循环的LE-9真空推力高达140吨 , 但今年LE-9的试车屡出状况 。 受此影响 , H-3首飞从最早的2020年推迟至2022年 。
航天飞机|2021年,这些火箭首飞缘何“打水漂”?
文章图片

日本H-3运载火箭想象图
另外 , 还有俄罗斯的安加拉A5火箭的首次带载荷试飞 , 已经推迟至明年 。 还有一些初创航企的今年首飞计划 , 也已被人遗忘在日历和新闻中 。
航天飞机|2021年,这些火箭首飞缘何“打水漂”?
文章图片

竖立在发射台上的安加拉A5运载火箭
其实 , 运载火箭的进度推迟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 , 最主要是技术问题 , 例如 , 设计难以定型 , 方案朝令夕改;或对新技术风险的认知和预研不足 , 导致关键技术难以攻克;也可能是试验条件限制或不够充分 。 另外是管理协调的低效和带来的成本增加 , 例如 , SLS庞杂的供应商体系直接导致了“今年复明年 , 推迟何其多 , 经费涨涨涨 , 最终成鸽王”的窘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