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一些青年为啥愿意为“线上练肉”掏钱( 二 )


“我发现 , 网友也是在家里随心一练 , 装备越简单越好 。 ”吴岳骏现在在网上开设的课程 , 与线下私教课动辄一次数百元的价格相比 , 简直便宜得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 , “一个课程39.9元 , 包含28节课 。 ”在他开设的数十个系列课程中 , 收费课程目前只有6个 , 但每个课程都有约万人付费 。
线下健身“套路”不断 , 令年轻人反感
最近两周 , 上海某知名连锁健身房会员小罗放弃了自己花1万多元买的两年卡 , 转投线上跳操跟练 。 “健身房本来去得就不多 , 每周一两次 , 但每次都被拉着推销 , 很烦人 。 ”小罗每次去健身房 , 都会有女私教来找他这个“生面孔”搭讪 , 推荐私教课 。 几次下来 , 他不胜其烦 , “我就想静静地在跑步机上跑一会儿 , 出点儿汗” 。
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注意到 , 健身房预付卡消费投诉 , 近年来在投诉“黑名单”上位列首位 , 相关投诉数量远超“美容美发行业” 。 来自上海市单用途预付卡协同监管平台的数据显示 , 上海2020年二季度“12345”市民服务热线涉单用途预付卡(以下简称“单用途卡”)投诉共19601件 , 同比增长104.45% 。 其中 , 投诉超过200件的经营者前10名中 , 有6家涉体育健身行业经营者 , 2家涉美容美发行业经营者 。
2018年 , 上海市消保委、市健身健美协会会提醒公众 , 健身办卡、提高警惕 。 2019年 , 苏州市消保委发布健身房消费调查报告 , 提醒公众防范健身房五大套路 。 2020年 , 上海推出《上海市体育健身行业会员服务合同示范文本(征求意见稿)》 , 健身办卡拟设7天退费冷静期 , 但该示范合同并不强制所有健身房使用 。 2021年 , 上海市消保委又再次提醒公众警惕健身房收钱后玩失踪 。
此前 , 新华社报道健身房套路称 , 健身教练被要求“像谈恋爱一样”维护学员 。 一些健身房还会向教练收取“保证金” , 没完成业绩就要没收 。 还有健身房规定 , 完不成业绩的要罚吃辣椒、芥末、柠檬 , 甚至遭受辱骂、剃头等羞辱 。
【粉丝|一些青年为啥愿意为“线上练肉”掏钱】仅今年三季度 , 上海市消保委系统就受理了健身投诉2193件 。 主要问题包括健身机构随意变更教练、课程难以预约等引发退款纠纷;个别健身机构未开业即预售会员卡、口头承诺“按期开业”“免费开放游泳池”等 , 事后无法兑现;消费者提出退款申请 , 经营者设置较长的退款周期拖延退款;健身营销又出新套路 , 对老会员“杀熟” , 以“会员权益被侵占”等为由诱导消费者到门店叠加购卡 。
一边是“套路”不断的健身行业现状 , 另一边是高速增长的健身需求 。 全球咨询公司麦肯锡发布的《2020年中国消费者调查报告》显示 , 即使中国人的可支配收入增长在放缓 , 但中国人健身消费支出正增加 。 这份针对中国44座城市5400名消费者的访谈分析称 , 72%的城市消费者增加了健身相关的支出 。 在“双11”销售报告中 , 线下健身房储值、课包也在增长 , 跑步机购买量增长超155% , 瑜伽垫购买量超5400万个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