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从20MB小可爱到100TB巨兽 细数固态硬盘进化之路( 二 )
商用闪存类型多样化在争议声中成长的闪存类型:从SLC到QLC
根据固态硬盘的工作原理 , 其数据储存在半导体单元内 , 其中已经被广泛商用的类型主要有四种 , 分别是SLC、MLC、TLC、QLC , 其中SLC属于1bit/cell , MLC属于2bit/cell , TLC属于3bit/cell , QLC属于4bit/cell 。这个数值的意思是每个储存单元的数据 , 比如SLC一个单元只有一位数据 , 单个储存单元内的数据位数越多 , 就要求主控控制的精度越高 。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wikipedia
因此SLC颗粒的耐用度P/E(寿命)、速度以及成本都是各类型中最高的 , 这些参数随着单元内数据的增加而减少 , 从MLC到TCL再到QLC , 未来甚至还有5bit/cell的PLC成为商用产品 。
通过数据对比可以更直观地知道不同类型的NAND闪存的参数差异 , SLC NAND闪存的擦写次数在10000次以上 , MLC NAND闪存的擦写次数在3000-10000之间 , TLC闪存的擦写次数在1000-3000之间 , QLC NAND闪存的擦写次数在1000次以内 。
文章图片
在目前固态硬盘的应用场景中 , 使用纯SLC NAND闪存的固态硬盘基本面向军用或者商用了 , 而MLC则大多以高端消费级产品和商用产品为主 , 应付咱们日常使用需求的固态硬盘 , TLC NAND足矣 , 至于QLC NAND闪存的固态硬盘嘛 , 优点是容量足够大 , 单次完全擦写周期被延长了 , 那寿命的短板也可以被部分弥补 。
文章图片
QLC颗粒让固态硬盘容量再上一个高度
就拿产品类型十分丰富的三星为例 , 他家的固态硬盘就涵盖了这四种闪存类型 , 各自的代表分别为采用MLC 3D NAND的三星970 Pro、采用TLC 3D NAND的三星980/三星860 EVO以及采用QLC 3D NAND的三星860 QVO 。
文章图片
消费级MLC固态硬盘锐减成了消费者心中的“意难平” , 图片来源unsplash
在聊到闪存类型的时候 , 玩家们常常“意难平”于消费级MLC闪存产品逐渐转向商用 , TLC闪存和QLC闪存开始成为消费级主流 。这个过程的确一直以来都备受争议 , 但不可否认的是 , 消费者如今能用更少的钱买到容量更大 , 性能更高的固态硬盘产品 。
推荐阅读
- 硬件|内外存合一:非易失性UltraRAM存储器制造研究取得新进展
- 硬件|真能充到天上去,大疆无人机首款65W氮化镓充电器评测
- 视点·观察|收购黑鲨入局VR设备,曾说不做硬件的腾讯,搞得定硬件制造吗?
- 财产|折叠屏手机冲击高端,荣耀从华为继承的最后财产
- 硬件|饿了么计划今年在全国覆盖十万顶智能头盔,点击头盔耳侧按键可接打电话
- 爆发|从1G到5G 技术成熟与应用爆发相辅相成
- 创事记|从主播开始谈一个购物需求
- Apple|大量Wordle“克隆”应用已从苹果App Store中消失
- 人物|董明珠:让想干事的年轻人有机会发挥 把不干事的人坚决干掉
- 硬件|首发176层QLC闪存 美光推出2400系列SSD:寿命比TLC短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