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疗法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临床研究及应用



干细胞疗法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临床研究及应用


文章图片



干细胞疗法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临床研究及应用


文章图片



干细胞疗法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临床研究及应用


自身免疫性疾病 (ADs) :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所引起的自身组织损害 , 还可引起外周和中枢免疫耐受异常 , 其产生的自身免疫性T细胞和B细胞可致组织损伤和功能丧失 。

迄今为止人类已经发现了超过80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 许多常见疾病均为自身免疫性疾病 。 严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多发性硬化症 (MS)、系统性硬化症 (SSc)、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类风湿性关节炎 (RA)、克罗恩病 (CD) 及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JIA) 。
众所周知 , 大部分自身免疫性疾病属于难治性疾病 , 现有的治疗手段(主要使用激素治疗 , 毒副作用较大)对这些疾病只能控制病情进展或缓解症状 , 基本无法根治 。
干细胞:合适的“调停者”造血干细胞移植 (HSCT) 具有重要意义 。 HSCT用于治疗ADs旨在消除自身免疫性细胞 , 进行自我耐受的免疫重建 。 欧洲血液和骨髓移植协会(EBMT)目前登记有3000多项HSCT治疗多种严重ADs的临床研究 。
对于自身免疫性疾病 , 造血干细胞(HSCT)可以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环节发挥作用 , 主要作用机制如下:
淋巴细胞减少及胸腺生成在免疫重建中的作用:有研究表明 , 移植后的T细胞重建是淋巴细胞减少诱导的 , 在淋巴细胞减少时通过扩大稳态细胞因子和抗原刺激作用 , 可推动外源性T细胞群增殖 。
调节性T细胞在免疫重建中的作用:有研究表明 , 在蛋白多糖诱导的关节炎小鼠模型中 , 调节性T细胞对于预防疾病复发有重要作用 , 作为移植物来源的T细胞具有增强免疫抑制的功能 。

造血干细胞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现状多发性硬化症 (MS):MS是一种中枢神经炎症性疾病 , 大脑和脊髓神经细胞的局部炎症导致脱髓鞘损伤 , 进而抑制了轴突传递的能力和神经细胞之间的信号 , 导致永久性损伤 。
瑞士的一项研究发现 , 48例接受HSCT治疗的MS患者中 , 41例平均随访时间为47个月 , 87%患者五年内无复发 , 核磁共振情况无事件生存率为85%;利用扩展残疾状态评分量表 (EDSS) 评分显示无进展生存率为77% , 无复发生存率为68% , 且未发生与治疗相关的死亡事件 。
系统性硬化症 (SSc) :SSc是一种以发生炎症、弥漫性血管病变和各种内脏器官过度纤维化为特征的疾病 。
迄今为止 , HSCT已经成为一种治疗SSc的常规选择 , 在EBMT的干细胞移植国际硬皮病研究的共纳入来自10个国家和地区的156例SSc患者 , 结果显示 , HSCT组患者4年内无不良事件发生 , 总体生存率均有所提高 。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 :SLE是一种多发于青年女性、累及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结缔组织病 , 具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特征 , 其发病机制复杂 。
EBMT与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指出SLE患者经过HSCT治疗后 , 5年无活动生存率均为 50% 。
Ling等的研究收集了27例接受HSCT治疗的严重SLE患者 , 最终纳入有效病例24例 , 其中21例在移植后6个月缓解 , 10年总生存率和缓解生存率均为86% 。
还有研究发现 , 接受HSCT治疗的22例SLE患者中 , 3年无进展生存率为77.27% , 5年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67.9%和95.2% 。

克罗恩病 (CD):CD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炎症性肠道疾病 , 发病机制不明确 。
有研究将45例难治性CD患者随机分为HSCT组 (n=23) 和经干细胞动员组 (n= 22) , 予以标准化HSCT方案治疗 , HSCT治疗组有两例患者达到疾病持续缓解的严格标准 , 而对照组仅有1例 , 但有14例HSCT患者 (60.9%) 治疗得到一般缓解 。
类风湿性关节炎 (RA) :RA特征为滑膜组织炎症和进行性关节破坏 。
【干细胞疗法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临床研究及应用】目前 , 有研究对14例RA患者活动性进行了统计 , 发现患者接受HSCT治疗后活动指数和关节功能有所 改善 , 28%的患者在3年随访期间实现无进展生存 , 提示HSCT治疗效果较好 。

幼年时发性关节炎 (JIA) :JIA的突出特征为关节炎以及包括发烧、皮疹、浆膜炎、淋巴结肿大及肝脾肿大等在内的全身症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