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破头的新能源汽车,靠堆料定义“智能”,可行?】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丨58数码
作为2021年资本市场的高频词 , “智能出行”正在引领当下新一波的投资趋势 。 据《证券市场红周刊》统计 , 截至今年10月中旬 , 高瓴资本年内参与调研的A股上市公司数量比去年全年增加70% , 重点方向也由医药转向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 高瓴曾公开表示 , 看好未来两到五年里科技领域的半导体、前沿科技、新能源、智能硬件等四大细分赛道 , 并将硬科技称为“历史性的结构性投资窗口期” 。
所以在这条新赛道上 , 作为集光电芯片、信息技术、新能源等多个领域交叉产生的新能源汽车 , 又被称为最能代表当下硬科技综合实力表现的消费级产品 。 但智能真的是这条新赛道致胜的法宝吗?智能手机硬件的开创者乔布斯曾认为:苹果产品成功的原因 , 并不是使用了领先于行业的硬件技术 , 而是给消费者带来了不同以往的用户体验 。 反向推论就是 , 简单的硬科技配件堆叠 , 拉高消费产品的硬件参数 , 并不能给消费者带来跨时代的产品体验 。
乔布斯的观点正确不正确?为什么要拿乔布斯的观点来举例?很简单 , 品牌效应!虽然在手机行业中一直有业内人士对苹果表示质疑 , 但苹果今日的体量、成就以及能力是这些业内人士用尽浑身解数也无法超越的事实亦不是能否定的 , 而苹果今日的成就跟乔布斯又有着脱不开的干系 , 所以我认为用乔布斯的观点来引出今天的主题很应景!不过 , 这个结论 , 对于当下炙手可热的新能源汽车来说 , 可能并没有时间理会 。
面对前所未有的智能化“军备竞赛” , 不少新能源汽车正在通过硬科技堆料 , 实现用硬件定义自动驾驶 , 而硬科技配件也沦为消费者口中的无效堆料产品 。 科技为堆料而生?2021年第一天 , 小鹏汽车宣布将在今年推出搭载激光雷达的新车 。 一周后 , 蔚来在NIO Day上发布智能纯电轿车ET7 , 同样将搭载激光雷达 。 这两家国内新造车势力的头部 , 前者选择了大疆孵化的Livox , 后者则选择了自家蔚来资本投资的 Innovusion 。 在相近的时间内 , 北汽ARCFOX也宣布将推出搭载华为激光雷达的量产车 。
“你有几颗激光雷达?4颗以下 , 请别说话 。 ”随着长城旗下新能源汽车品牌沙龙机甲负责人的一句喊话 , 11下旬的广州车展 , 激光雷达被广泛搭载在售价30万以上的车型身上 。 统计今年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品牌 , 数量呈几何倍数增长 。 小鹏、蔚来、理想 , 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的三家领头羊 , 没有一家缺席 。 华为套牌的阿维塔、极狐阿尔法也均参与到激光雷达的军备竞赛中 。
在激光雷达成为智能化军备竞赛的主力炮弹以前 , 摄像头、中控屏幕的数量 , 均曾是新能源汽车量化智能程度的主要堆料方式 。 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 , 今年1-9月中国市场新车搭载摄像头超过1900万颗 , 同比增长超过60%;同期 , 10英寸及以上中控显示屏搭载量626.14万块 , 同比增长67.8%;全尺寸液晶仪表搭载量为452.35万块 , 同比增长79.06%!
在我粗略看来 , 按照不同发展时期的用户进行针对性焦虑营销 , 新能源汽车厂商大致经历了四个拼科技参数竞争阶段:马力焦虑(百公里加速度比拼下的电机硬件参数) , 里程焦虑(电池容量和充电基站比拼下的续航能力参数) , 算力焦虑(特斯拉发起的芯片算力参数竞争) , 感知焦虑(代表智能化能力水平的雷达、摄像头等外部环境感知参数)这样的“堆料式”智能化体验宣传将竞赛推向高潮 , 但这样的路数怎么感觉这么眼熟?
推荐阅读
- 鸿蒙系统+5nm处理器,5G版现货充足,终于等到了
- 五眼联盟变五“瞎”联盟,间谍和特工都藏不住,一动都不敢动
- 论一辆重卡的自我修养
- 春节换机人士别着急,先了解一下这几款性能、拍照样样行的旗舰
- 妻子回娘家坐月子,闺蜜趁机对丈夫“下手”丈夫:认识当晚就开始
- 男子杀猪请客吃饭,客人摔倒后身亡,家属告上法庭索赔77万
- 广东信宜17岁男孩,帮同伙望风,获刑两年一个月!
- 荣耀手机销量冲到国内第二,50、60系列功不可没,春节期间再降价
- 搞笑GIF:让女朋友擦一下倒车的摄像头,我是不是想多了
- 后置摄像头有闪光灯,那前置摄像头呢?vivo S12 Pro影像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