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网络架构浅谈(一)( 五 )

虚拟化的流行 。 传统的数据中心中 , 服务器的利用率并不高 , 采用三层网络架构配合一定的超占比(oversubion) , 能够有效的共享利用核心交换机和一些其他网络设备的性能 。 但是虚拟化的流行使得服务器的利用率变高 , 一个物理服务器可以虚拟出多个虚拟机 , 分别运行各自的任务 , 走自己的网络路径 。 因此 , 高的服务器利用率要求更小的超占比 。 Gartner的一份报告:Forecast: x86 Server Virtualization Worldwide 2012-2018 2014 Update指出 , 在2018年 , 82%的服务器将是虚拟服务器 。 虚拟化对数据中心网络架构的影响是巨大的 。

软件架构的解耦 。 传统的软件架构 , 采用专用模式进行部署 , 软件系统通常跑在一个物理服务器 , 与其他的系统做物理隔离 。 但是 , 模块化 , 分层的软件架构设计已经成为了现在的主流 。 一个系统的多个组件通常分布在多个虚机/容器中 。 最典型的就是三层WEB应用 , 包含了Client/Application/DB 。 一次请求 , 不再是由一个虚机/物理机完成 , 而是由多个服务器协同完成 。 这对网络的影响是 , 东西向流量变多了 。

新的应用的兴起 。 传统数据中心是为.com应用设计的 , 这些流量大多是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通信 。 而分布式计算 , 大数据渐渐兴起 , 这些应用会在数据中心的服务器之间产生大量的流量 。 例如Hadoop , 将数据分布在数据中心中成百上千个服务器中 , 进行并行计算 。 据说Facebook的一个Hadoop集群有着超过100 petabytes的数据 。 可见对于某些应用 , 数据中心的东西向流量是巨大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