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导师张首晟:那棵消失的树( 四 )

可以说没有首晟,我肯定不会在物理的道路上走下去。博士的5年,有好几次都处在和物理“分手”的边缘。周围的环境,时代的背景,研究的起起落落,还有那些内心不应承载的无形压力都让自己没法完全专心于学术。而每一次在这样的十字路口,内心对首晟的那份愧疚和被他点燃的火苗总会把自己拉回来。记得有次在首晟家吃饭,师母说做科研是世界上最好的工作,大家出钱养你,让你做自己最有兴趣的事,天底下哪里会有比这更好的事情?她还分享了一个首晟的故事。在首晟读博士的时候,Witten 到Stony Brook 做学术报告,首晟在Witten 的报告中发现了一个错误,这一个简单的发现让首晟兴奋了好几天,那个兴奋劲,她在俩人恋爱的时候都没感受到过。这就是做研究带来的那份纯粹的喜悦!那个时候,首晟其实没有太多的研究经费,经费的申请也不是很成功,可是我从未听过他这方面的抱怨,直到多年后看到他写的关于斯坦福科研体会的文章,才知道一些事实。

离开斯坦福做博士后的第一年,我继续做了一些博士期间开展的工作,到了第二年,就决定独立去寻找新方向。在一次会议上,首晟问我,原先一些很好的想法,为什么不继续做下去?我非常明确地回答想独立做些别的研究。这个回答的确也是发自内心。首晟的研究选题只有“独立创新”四个字,不管喜欢或者不喜欢他的人,对他的创新精神都是由衷地赞叹。许多首晟的学生,研究的风格和态度都受他很大的影响。这种骨子里的影响,使得大家如同叛逆期的孩子,渴望去独立开创一片天地,很难坚持在他的领地里寻找定位。也正是因为如此,今天在许多凝聚态理论和与其相关的领域,都可以找到首晟学生的身影。那时我的回答,现在看起来,有些肤浅和无知,当时的我,显然没有眼光能意识到他开创的拓扑物理新时代的到来。过去十几年,在这个领域,自己唯一能感到欣慰的是,看到很多朋友甚至自己的学生,在他的引领下做出了许多重要工作。这些天,自己苦苦的反思更增添了无比的内疚。那次交流以后,我不仅觉得伤了他的心,和他的交流变得稀疏起来,而且很少能体会他内心的想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