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经济热潮下,蜻蜓FM却愈发失意( 三 )

而反观2011年就已经成立的蜻蜓FM , 除了在2018年它曾透露过计划2-3年内上市的计划之外 , 如今有关蜻蜓FM上市的声音已经鲜有耳闻 。 并且在2017年获得由百度和微影资本领投的10亿元E轮融资之后 , 它对竞争对手们的资本进攻也并没有达到成效 , 最终眼看着喜马拉雅和荔枝FM一路向前 。

视线回到在线音频市场爆发的起点 , 在蜻蜓FM早早创立之后 , 2013年喜马拉雅、荔枝FM等大量音频平台的相继诞生开启了在线音频市场的热潮 。

而在那时 , 早前成立的蜻蜓FM已经领跑两年 , 它从2011年9月成立之后 , 就迅速聚合起国内外3000多家电台高速发展 。 背靠PGC(专业生产内容)模式 , 蜻蜓FM在之后逐步邀请传统电台主持人、意见领袖和自媒体人入驻平台 , 靠着自己的先发优势 , 成功在市场上占得一席之地 , 在行业中率先积累了一批千万级用户 。

2013年3月 , 与蜻蜓FM发展模式大不相同的喜马拉雅上线了 , 它选择了UGC(用户生产内容)的模式作为起步 。 UGC生产模式让草根主播拥有了自下而上的发展空间 , 且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品类 。 这是喜马拉雅后来拥有海量音频内容的基础 , 此举帮助它与定位为传统网络电台的蜻蜓FM形成差异化特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