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追逐战:面临的将是巨大的金矿与来自全球的竞争( 七 )

从2018年4月到12月底,银河航天团队成员数量从20多人猛涨至近110人,他们也把精力都集中在了2019年下半年将要发射的“银河一号”卫星上,其星座计划将由1000多颗5G低轨宽带通信卫星组成,在1200公里的高度组成“银河Galaxy”星座。

2016年成立至今,天仪研究院已经发射了超过10颗微纳卫星,绝大多数都是以科研用途为主。不过在CEO杨峰看来,科研只是天仪的立足之本,不是未来能力的主战场,做科研卫星是在积累技术、打磨产品,盈利需要在其他领域实现。

杨峰即将对外公布天仪的星座计划,而且这个计划“肯定和现在已有的都不一样”。

“不要怀疑市场需求”

杨峰并未透露太多星座的详细信息。在通信、遥感和导航三个主流方向上,杨峰认为受关注程度较低的导航也存在巨大需求,直接刺激来源于自动驾驶等对于高精度定位的需要。导航星座可以作为北斗系统和GPS的补充,实现导航增强,将卫星定位精度由米级提升至厘米级甚至毫米级。

而在通信领域的应用,恰恰是这一轮星座建设热潮的焦点,Space X、OneWeb、三星、波音以及国内国家队背景的鸿雁、虹云等星座都集中在这一领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