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同传:用 3.0 技术撬动 AI 语音市场更大版图( 三 )

\n \n

搜狗同传产品的迭代轨迹

\n \n 从语音到机器视觉 \n

作为业内首个商用机器同传的产品 , 搜狗同传的初始版本要追溯至 2016 年 11 月 。

\n

「在测试级的准确率波动比较大」 , 这是内部对搜狗同传 1.0 的客观描述 。 比如领域、口音、中英文混杂等因素 , 都是导致同传输出的内容出现极强不确定性的原因 。 「只有(演讲者)字正腔圆时 , 准确率才达到 95% 到 98% , 其他时候可能只有 80% , 」搜狗 AI 交互技术总监陈伟如是说 。

\n

三年后 , 同样的舞台 , 相近的时间 , 搜狗同传进化到了第三代 。 对比初代版本 , 「其识别能力越来越强 , 错误率越来越小 , 稳定性越来越好」 , 这是团队给出的全新评价 。

\n

早期同传产品之所以收效甚微 , 恰恰是没有很好地搭建其这套系统模型 。 陈伟指出 , 传统的同传产品掣肘于通用模型 , 在会议同传场景下 , 一旦涉及专业领域的内容 , 机器同传的效果和准确度就远不及人工同传 。

\n

搜狗同传 1.0 发布以来就陷入了瓶颈 。 每逢重大场合 , 陈伟和团队就忐忑不已 。 归根到底 , 是担心效果不好 。 为了加速商用化进程 , 团队连带推出了「个性化私人定制」的服务 , 就是投入人力 , 针对演讲内容做优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