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冲进“无人区”,流血狂奔的故事何时终止( 八 )

瑞幸对门店利润的定义是产品收入减去门店相关支出后的金额 , 但并不包含宣传营销、管理维护等费用 。 所以真正从营业利润来看 , 瑞幸仍然处于亏损状态 , 净亏损达到5.319亿元 。

尽管一路亏损 , 但不能否认的是 , 瑞幸的确把故事讲得很好 。

从一开始“对标星巴克” , 瑞幸就用一个个故事证明了资本市场并不会“唯业绩论” 。

企查查数据显示 , 从2018年6月到2019年5月这不到一年的时间中 , 瑞幸完成了4轮 , 共计12.45亿美元的融资 。 资本市场对瑞幸的青睐可见一斑 , 这也正是瑞幸开启疯狂烧钱模式的底气 。

不过 , 故事终究只是故事 , 瑞幸做咖啡、茶饮、坚果再到如今的无人零售布局 , 或许与瑞幸多元化发展的战略相符 , 但却没能匹配得上它所期待的品牌认可度 。

所谓的“大师咖啡”其实只是徒有虚名 , 而号称要打入下沉市场的小鹿茶也并没能得到消费者认可 。

另外 , 从瑞纳冰系列、果汁饮品 , 到新增加的轻食、小食、午餐、坚果 , 瑞幸曾经的诸多尝试 , 几乎无一例外都没能出圈 。 没有一个有着强劲竞争力的产品 , 也就无法改变消费者心中“没有优惠券就不买”的品牌形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