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买加稻鼠的灭绝:人类不可饶恕的短视( 二 )

牙买加稻鼠的灭绝:人类不可饶恕的短视

黑家鼠(左)和褐家鼠(右) 来源:arkive

开篇提到的牙买加稻鼠(Oryzomys antillarum),是当时岛上的“原住民”。它们的体型比褐家鼠小,头尾长度大约26厘米,毛色偏红,被认为有半水生的习性。

在美洲印第安人的记录中,牙买加稻鼠的数量十分稳定,这可能与它们较低的繁殖速率有关,但对于“一公一母一年一千五”的褐家鼠、黑家鼠来说,种群数量的爆发已在预料之中。

为了控制不断增长的鼠群,人们又向岛内引进了一些外来物种。早在1762年,一名叫作托马斯·莱芙(Thomas Raffle)的人从古巴带进来了一种凶猛的大蚂蚁(Formica omnivora)。这种蚂蚁确实能够杀死幼鼠,但杀伤数量非常有限。而且它本身也缺乏天敌,很快在岛内变成了一种棘手的害虫。

1844年,安东尼·戴维斯(Antony Davis)从巴巴多斯引进了海蟾蜍(Bufo marinus)。这种大蟾蜍既吃蚂蚁也吃幼鼠,但对二者起不到控制作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