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位顶级投资人:2019年的机遇与残酷 确定和不确定( 十 )

但押注单一赛道仍然有机会,杜永波告诉36氪,早期基金采用赛道式打法较好,只要赛道成长起来,基金整体回报可观,但前提是对大势判断精准,若判断失误,就会错过一个时代。未来可以存活的基金只有两种:“要么全赛道型的头部基金,要么某一领域极为精专的基金。”

Pre-IPO投资锐减:套利型资本消亡

2018下半年,一众新经济企业赴美、赴港上市,但投资人期待中的回报收割并没有出现。紧随其后的一二级市场估值倒挂,直接把“项目估值虚高”的残酷现实摆在了投资人面前。许多中后期投资人虽然投中了明星案子,但因为进入时机较晚,且项目估值很高,IPO后市值低于Pre-IPO轮估值成为常态,基金根本无法从IPO中赚钱。

这背后,一方面是一级市场持续火热拔高了项目估值,另一方面则是2018年二级市场的普遍低迷——A股三大股指跌超20%,港股跌超10%,美股创下10年最大跌幅。更深层次来看,一级市场的估值体系在二级市场并不受用,后者仍是偏传统企业的定价模型,新经济企业备受追捧的商业模式创新、烧钱补贴带来的企业扩张,在二级市场无法获得完全认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