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支付的B面( 五 )

回到办公室,结合行业与自身感受,拿出一个解决方案,但不会直接落地。微信支付与商户、软硬件服务商讨论、梳理之后,才形成最终方案。选择一两家商户或门店,打磨优化,形成样本,随后进行大规模复制。

扫码购就经历了这样的过程。

微信支付在多个行业能快速打开局面,有两个字不能忽视——开放。郭润增告诉「蓝洞商业」,微信是小团队理念,倡导比较轻的方式,因此就考虑发挥行业合作伙伴的优势,形成合力。

微信支付开放接口,输出底层能力,更多由服务商来做。2017年,微信支付取消BD岗位,取而代之的是行业运营,两者的差别在于,BD的主要任务是线下市场开拓,行业运营的目标是做行业解决方案。

“不下场”是微信支付坚守的底线,也是竞争力的来源。

2017年12月,腾讯副总裁张颖在一个论坛上透露,当时微信支付就有超过3万家服务商合作伙伴。

微信支付进入三十多个行业,并非平均用力,根据三条准则确定推进的轻重缓急。一是行业潜力与用户需求;二是落地难度;三是新技术、新应用带来的机会。2018年以来,微信支付的主阵地包括智慧零售、餐饮和交通行业,零售距离用户最近,是支付的头部行业,餐饮和交通行业则痛点明显,利用新技术有提升机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