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柴劣火事件:给呦呦鹿鸣和财新建议一个解决方案( 四 )

而如果没有人愿意花钱,媒体的收入就不足以支持原创报道的巨大花费。换句话说,如果大家都只看《甘柴劣火》而不看财新采访人员的报道,那么《甘柴劣火》一文中的关键信息就无人能花钱去采访,这篇爆文也就根本不会存在了。

因此,在付费模式下,如果使用了付费墙背后的信息,但仅仅是以提及财新和采访人员王和岩名字的方式作为“感谢”,是不够的。因为你破坏的是这家媒体赖以生存的商业模式。

有的人说:论文都可以引用并且希望被引用,新闻引用不得?这是因为论文的“商业模式”和媒体不一样。学者写论文,大部分靠的是公共财政对学术研究的支持,论文被引用得越多,该研究影响力越大,这种财政支持也就越达到效果。而财新这样的市场化媒体靠的不是公共财政的支持,它们需要自己想方设法活下来。

怎么解决问题?开个脑洞

《甘柴劣火》一文引发的争议,是一个很新的话题,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我在这里抛砖引玉,尝试提出解决方案。

首先,禁止《甘柴劣火》这样的文章出现和传播是没有意义的,也是不可能做到的。天下公号千千万,很难堵得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