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分叉币”生存法则:IFO能否触发2019新的投机狂潮?( 七 )

当时社区为此争论不休,形成两种主流观点,一是区块扩容8M,二是隔离见证(SegWit),两派也曾在16年达成香港共识。不过后来以Adam Back为首的Core派回去后单方面撕毁共识,大区块支持者认为妥协不再是办法,就于17年对比特币进行了硬分叉,产生了BCH。目前BCH的容量已经达到了32M,大大超越了比特币的区块容量。

同样,以太坊分叉也是因为开发者社区成员意见发生了分歧。2016年6月17日,The Dao项目被盗走了360万枚以太币,价值7千万美元。

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在微博发布文章,要求回滚被盗的以太币,并且得到了大多数团队成员的支持,这条被回滚的链就是ETH。然而少数以太坊成员认为交易不可逆是区块的基本特性之一,回滚交易的解决方案违背了区块链的不可篡改精神,因而拒绝进行被盗以太坊的交易回滚。本质上,ETH和ETC因为精神追求不同以及未来路线不同,以太坊分叉成了两条链。

而对于BCH的11月份的硬分叉,Jeff向链得得App表示,他认为,澳本聪的BCH SV相比ETH从技术上来看并没有很大的区别,也没有一个问题需要这个分叉, 更多的可能是出于政治上的目的或是挣钱的目的,是没有必要做两个链的,算力大战基本上算是劳民伤财。但是因为BCH以及澳本聪本身的影响力,BCH SV目前还是活下来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