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全球AI治理十大事件:站在创新十字路口,人工智能会失控吗?( 十 )

人类对变脸的痴迷 , 古已有之 。 从川剧变脸到《聊斋志异》「画皮」 , 经典久经不衰的背后 , 或许是因为变脸提供了一种关于身份转换、摆脱现实桎梏的遐想 。

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易容术早已有之 , 但是 , AI 第一次让变脸如此平民化 , 无论是技术门槛还是传播门槛 , 都被降至极低 。 特别是像 AI 换脸软件这种作为手机 APP 出现 , 「应该还是头一次」 , 一些业内人士表示 。

由于不少高频使用的 App 都用手机号+面部图像注册登录 , 中国用户担心 AI 换脸软件被不法分子利用 , 通过技术合成完成刷脸支付等;或在微信视频 , 假扮家人朋友却不被识破 , 导致诈骗甚至更严重的犯罪行为 。

除此之外 , 该 AI 换脸软件对用户肖像权的管理也充满争议甚至陷阱 , 比如如何规范用户合理使用他人肖像?又如何保护用户自身肖像权不被侵犯与滥用?

目前 , 该 AI 换脸软件因存在「安全风险」而被中国微信封杀 。 然而 , 据媒体报道 , 具有 Deepfake 功能的代码出现在了海外版某知名短视频社交应用的安卓版本上 , 尽管它限制了未成年人使用这项功能 , 只允许你自己换脸 , 并阻止用户上传自己的源视频 , 但此项动作表明 , 该短视频社交应用的母公司仍愿意接受有争议的技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