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无印良品频遭山寨与碰瓷,今天遭的心是过去商标布局欠的债( 二 )

1月8日 , 在由江苏法院盘点发布的2019年度十大典型案例中 , 中山奔腾公司因侵权赔付小米公司5000万元一案被评选上榜 。 这起案件的判决尤为经典 , 一方面它在金额上创下了中国司法史上的一大“最” , 成为近三年来国内已公开商标侵权生效判决中的最高赔偿额;另一方面 , 这也是自去年国家在政策层面要求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后 , 做出的一项带有警示意义的惩罚性判决 。

而整个事件的起因皆要从小米品牌走红和AIoT战略布局的故事说起 。

2010年 , 小米正式成立 , 当时的全称为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并将自身定位为专注于高端智能手机产品的创新型科技企业 。 2011年 , 小米正式发布第一款手机1S 。 凭借高水准硬件的堆叠和极致的性价比 , 小米品牌开始在互联网上走红 , 而一心扑在做手机上的小米 , 在当时还处于沉迷开发新机 , 争夺智能手机市场早期红利的阶段当中 。

但就在小米品牌走红后不久 , 位于广东中山的奔腾电器发现了其中商机 。

在小米手机发布的同年 , 奔腾电器提交申请注册了第10224020号“小米生活”商标 , 目录下的产品包含挂烫机、风扇、电磁炉、电饭煲、冰箱等商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