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无印良品频遭山寨与碰瓷,今天遭的心是过去商标布局欠的债( 七 )

权大师创始人孟潭认为:如果一个企业获得了另一个品牌名在其他商品或类别的注册 , 但在产品、服务和销售等层面与在先品牌有明显区隔 , 那么是没有问题的 , 比如新东方英语教育和新东方厨师教育;但如果出现类似上述提及的“小米生活” , 估计在品牌展示和宣传上傍名牌 , 那么一定会轻则丢失商标权 , 重则赔款惩罚;对于类似北京棉田“无印良品”虽然本次赢得了官司 , 但如果后续门店设计的风格与日本MUJI风格依然不区分的话 , 免不得双方会有持久的诉讼站 , 胜负难定 。

从以上案例也可以看出来 , 对于初始的品牌方而言 , 一方面商标布局除了早更要全 , 千万不要遗漏相关类别给其他竞争对手以机会 , 比如以上案例中第24类的“无印良品”就属于遗漏了类别;另一方面维权也要早 , 千万不要等到跟随品牌在一定范围内建立了自己的品牌声誉和形象再进行维权 , 这时候维权的成功几率就小了许多 。

商标里的百亿产业:阿里与南极人的经验值得借鉴

近年来 , 关于商标抢注、侵害类的诉讼案件呈现高发态势 , 背后则呈现出一条价值百亿的产业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