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付金利息终成历史( 二 )

虽然截止发稿为止,央行尚未公布100%缴纳之后的备付金余额,但最新的数据显示,11月末央行手上的备付金就已经达到了12446.46亿元。这意味着,100%缴纳之后的备付金余额已达万亿体量无虞。

随着备付金100%集中交存的实现,第三方支付的一个时代也随之结束了。

这样一句说辞,毫不夸张。

备付金并不是一个第三方支付行业独有的存在,却是一个与第三方支付业态伴生的存在。

早在2011年之前,备付金的利息归属就一度曾是行业热议的话题。

“当时胶着的讨论是,如果利息给到用户,备付金就等于拥有了储蓄的功能,而如果利息给到支付机构,备付金的本质是用户所有的,这钱就是支付机构白赚的。”一家支付机构CEO对十字财经如此回忆,“这是一个天然的矛盾。”

2011年5月第一批第三方支付牌照正式下发,监管对此态度仍旧莫衷一是。直到牌照下发后将近半年,2011年11月4日,央行发布《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才真正对备付金利息归属予以界定:“客户备付金的利息归属确定为第三方支付公司。”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