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付金利息终成历史( 四 )

而诸如支付宝这样的行业巨头则在此后的这些年里将备付金利息作为特别列支项,用于补贴市场。一位参与蚂蚁金服最新一轮融资的投资方透露,虽然在最新一轮融资期间蚂蚁金服也将备付金利息作为收入体现在了财报,但其整体用途还是用于了市场补贴。

当然,大力补贴市场的不仅是支付宝,微信支付亦是如此。这种补贴体现在很多维度。最典型的案例无疑是2013年前后兴起的二维码扫码支付。除了对用户进行红包补贴,针对isv(独立开发商)、商户等上下游产业链参与者,巨头们亦进行了大量的补贴。而眼下市场颇为关注的跨境业务亦是如此。

一方面,这对扫码支付的整体爆发起到了绝对性的助推效果,大大加速了行业发展的进程。但另一方面,从监管以及其他行业参与者的角度来看,这种补贴亦造成了强者恒强的局面,加速了垄断,带来了不公平的竞争环境。

此外,备付金利息的存在导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支付机构们的产品设计和经营策略都在鼓励余额沉淀。

“但从监管的角度,会更希望支付机构好好做支付,而不是去吸储。做支付,是希望资金的流转效率更高,而不是做蓄水池做沉淀,更多的钱纳入余额体系并非监管所望。” 一位接近监管的人士称,就监管思路来看,在产品设计层面引导用户去将资金沉淀到备付金体系内从而为支付机构生息是一种负向激励。

推荐阅读